李白的五言詩《靜夜思》是古今惟一,別人寫不出來同樣的詩,李白為什麼也寫不出第二首,準確地說是寫不起。先來看一看《靜夜思》的代價。
李白是一位俠客,行俠仗義之人;更是一位羽客,尋仙之人,一心希望羽化而登仙。早期李白的蹤跡主要是遊山玩水,仗劍行俠,尋仙夢遊。這個時期的李白詩歌浪漫主義氣息非常濃重,但五言詩《靜夜思》卻是一首地地道道的現實主義佳作,基本上屬於寫實特例,大約寫於唐開元十四年(公園726年)。前一年,李白到了江西廬山,寫下了《望廬山瀑布》得意之詩後飄然而去,經過大禹會諸侯的會稽山、項羽自刎的烏江,來到六朝古都金陵,寫下《遊金陵鳳凰臺》好詩之後,又來到了揚州,並且喜歡上了揚州。
民諺雲:“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說的是揚州之風流富足,令人神往。揚州是淮左名都,位於京杭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也是淮河注入長江之處,南北通衢,水路暢達,天下第一。市井了近一年,這是他年輕時候待的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李白在揚州的最大收穫就是交了來自五湖四海全國各地的朋友,不下數百人,不是詩人,就是俠客,還有許多落魄貴族、浪蕩公子,他們爭相攀附李白,稱兄道弟,肉麻地恭維李白為人豪俠,詩才蓋世。李白被捧到了雲端,一時飄飄然,找不到北了。殊不知這些人的真正目的是吃喝玩樂好請他埋單。李白秉承聖人的信條,誠信交友,用心交友,他以為朋友也這樣對他,以誠相待。因此,朋友說什麼他都深信不疑,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惜。但他不知道別人都是衝著他口袋中的銀子而來的。一個商人云集、利字當頭的都會,哪有純正的友誼?
當然,李白青少年時期家中比較富裕,自幼不缺錢,揮金如土已經習以為常,一年之內,散金三十萬。這裡的金指開元通寶,三十萬金,相當於當時一個五品太守三年的收入,非常可觀,足夠一個平常人生活一兩輩子的。今天去鬥雞,明天去跑馬,後天逛妓院,前呼後擁,眾星捧月,尋花問柳,聲色犬馬,聽歌看戲,痛飲狂歡,不亦樂乎。興之所至,李白還會主動邀朋一道遊覽越州山水,呼友一同觀賞杭州美景,豪爽大方,瀟灑之至。銀子像流水一樣嘩嘩往外淌,隨從丹砂都傻了眼,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有一陣子,李白厭倦了這種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突發奇想,一頭扎進了浙江的天姥山,尋找仙人,希望一睹神仙真容,希望自己得道成仙。可是踏遍諸峰,就是不見神仙蹤跡,神仙喜歡清靜,害怕俗人打攪,都躲起來了,他們對自稱詩仙但實際上還是凡人一個的李白,不感興趣,早都躲起來了,沒人願意接見李白。李白非常沮喪,只好寫了《夢遊天姥吟留別》一首名詩,怏怏而回。
由於長途奔波勞累,李白回到揚州就病倒了。李白想,我朋友一大幫,不愁無人送錢送物、噓寒問暖。可憐丹砂從早到晚,跑了一天,通知了十幾個富有經濟實力的朋友,可是他們都搖身一變成了神仙都起來了,沒有人前來送溫暖。揚州,既是繁華之處,也是糜爛之地,薄情是當地時尚。沒想到自己真心待人,可是別人卻把他當作外鄉來的土豪冤大頭,李白對此非常失望,初次嚐到了人間冷暖,體會到被欺騙的感覺,黯然傷神,情緒一落千丈。
李白病得不輕,差一點死就在揚州。雖然保住了命,但錢卻花光了。一片真誠,被眾人欺騙,情感大傷。沒人接濟,非常狼狽,大病初癒,身體虛弱,只好從高階客棧搬到低階旅館,店主欺客,不時羞辱李白。李白不甘心,這麼多朋友,還能個個都是酒肉之交,寡情薄義嗎?於是,李白再次命隨從丹砂去通知朋友,丹砂為了滿足李白的心願,一家一家跑,不是吃閉門羹,就是主人不在家,反正就是見不到李白當初的“好友”。
時值隆冬季節,很晚了,丹砂還沒有回來,李白飢腸轆轆,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四面透風的床上想,看來不會有朋友來看望自己了。這時月光透過窗子照到了床面,像寒霜灑在地上,令人心顫。李白艱難地坐起來,走到窗前,舉頭仰望明月,但這是異鄉的明月,清輝生寒。李白思緒萬千,百感交集,一股濃烈的思鄉之情突然襲來,李白喟然曰:這要是在家多好啊,有人端湯遞水,悉心照料,怎會落得如此寒酸境地?有誰知道,這繁華的異鄉,人情卻薄似寒霜呀!於是憤然題詩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舉成為千古絕唱。這首詩真切地表達了詩人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影響廣泛深遠,連三歲的孩子都能倒背如流。李白由尋仙的浪漫,回到了真真切切的現實。
《靜夜思》不愧是一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佳好詩,雖只有短短二十個字,但千百年來無人能夠逾越,原因就是寫不起。李白三十萬金的鉅額金錢支出,一年的美好青春時光流逝,巨大的情感付出,差一點搭上性命,如此昂貴的代價誰能付得起?付不起就寫不出這樣的好詩。李白的詩歌才華無與倫比,為什麼他寫不出第二首這樣的好詩?原因是他後來再付不起這樣昂貴的代價,也不願意再付出這樣昂貴的代價,後來他雖然自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但浪漫詩才決定的李白畢竟不具備現實掙錢的本領。所以,他再也寫不出與《靜夜思》同樣空前絕後的好詩!
李白在揚州一年時間除《靜夜思》之外竟然沒有留下什麼佳作,他在揚州浪費了光陰,虛度了年華,也是《靜夜思》的代價之一。揚州又名廣陵,後來李白曾在武昌寫詩一首: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明他不能忘懷揚州之旅。但他不可能再寫出《靜夜思》這樣的好詩了!好詩是特定情志、特定情商、特定才華的人在特定時間、特定地域、特定環境、特定情景、特定境遇、特定經歷、特定遭際、特定氣氛下的惟一感受、惟一感悟、惟一感觸,時間不可以復返,意境不可以重生,情境不可以重疊,所有的一切都不可以重現,別人不可以重複李白超過李白,李白自己也不可以重複自己超過自己,更重要的是李白再也付不起創作《靜夜思》的代價。
所以,李白寫不起第二首《靜夜思》,也就寫不出第二首《靜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