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二年,徐階被授予翰林院編修。時間不長,他便以翰林身份去督察學政。
一天,徐階來到一個縣檢視應試考生的試卷。當時有個考生在文章中引用了一句“顏苦孔之卓”,徐階看到後怎麼都想不出這句話的出處。最後,他揮筆在那個考生的試卷上面寫了“杜撰”兩個字,並將考生的文章列為“四等”.
等試卷發下去,那考生看到徐階寫給自己的評語後非常不滿,他立即找到徐階,心直口快地說:“您其他的指教都非常好,我都虛心接受,但‘顏苦孔之卓這句話可不是我杜撰的,而是確有出處。如若不信,您可以當場檢視一下揚子所著的《法言》,其中就有這句。”
當時,有不少考官都在場,大家不知徐階會如何面對這樣的尷尬。
徐階沒有一絲惱羞,聽到質疑後馬上站起身,先是對考生行了個禮,然後說道:“本官居官過於年輕,學問不足,所以才出了這樣的錯漏,實在感激您的指教,我也虛心接受您的批評。”說完,他將那考生的試卷拿過來,將原來的“四等”改為“一等”.
徐階這種主動認錯的做法,贏得了大家的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