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軍徽的來歷

[ 歷史故事 ]

紅軍時期,在統一軍旗製作時也曾設計過軍徽式樣,但當時受條件所限,無法在全軍推廣。後來,我軍曾經使用過的紅五星帽徽、“八路軍”“新四軍”臂章、“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等,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軍徽的作用。

1948年冬,在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之時,中共中央軍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領導人在河北西柏坡討論軍隊正規化問題時,同時提出了統一軍旗、軍徽的問題,確定由時任軍委副主席周恩來主持設計軍旗、軍徽工作,並由時任總政研究室副主任、第一研究室主任的黃鎮牽頭組成設計組。軍旗、軍徽樣式的彙集、綜合和研議工作交由軍委作戰部一局承辦。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委員會開幕,在這次大會上,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的名義,釋出了《關於公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軍徽樣式》的命令。命令中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樣式為鑲有金黃色邊之五角紅星,中嵌金黃色“八一” 兩字,亦稱“八一”軍徽。紅星象徵中國人民獲得解放,“八一”表示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人發動南昌起義,人民軍隊由此誕生。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草案)》中,曾附錄了陸軍軍徽、海軍軍徽和空軍軍徽樣式。陸軍軍徽亦即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海軍、空軍的軍徽也以“八一”軍徽為主體。其中海軍軍徽為藏藍色底,襯以銀灰色鐵錨。空軍軍徽為天藍色底,襯以金黃色飛鷹兩翼。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