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觸即發核戰爭

[ 歷史故事 ]

戰爭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可怕的,而核戰爭更可怕。曾經有一次,人類走在核戰爭邊緣,情勢一觸即發,但由於一個人的勇氣而止息了。

20世紀80年代美蘇冷戰,劍拔弩張。1983年9月26日凌晨時分,蘇聯警報系統驟然尖叫,螢幕顯示“發射”字樣,說明系統檢測到美國向蘇聯發射了洲際彈道導彈。緊接著警報再度響起,檢測到第二枚導彈升空。然後是第三、第四枚,共檢測到五枚導彈。警報系統也把“發射”字樣改成了“導彈襲擊”。

蘇聯的冷戰方針是:如果美國發射核導彈,必須做出核導彈反擊。因此警報一旦上報,蘇聯會立即發射導彈展開核報復,極有可能因此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幸運的是,預警系統的值班軍官冷靜而有勇氣,他叫彼得羅夫,是空軍中校。那天看到洲際導彈預警後,他立馬就蒙了,完全不明白美國為什麼會突然攻擊。隨即五枚導彈預警之後,按軍事條例,彼得羅夫必須立即上報,然後就是蘇聯對美國發射多至上千枚核導彈進行報復性打擊。

彼得羅夫僵在那兒,沒有第一時間上報,而是覺得此事有點兒蹊蹺。如果美國真的發動了核戰爭,應該是上千枚核導彈傾巢而出,務必第一時間摧毀蘇聯的二次核打擊能力。但是為什麼只有區區五枚?這不是明擺著要承受蘇聯的核報復怒火嗎?

於是他以極大的勇氣向蘇軍總部報告,說預警系統出現失誤和美國發射導彈的機率各為50%。在極度的寂靜和壓抑中,時間過去了幾分鐘。導彈若是真的發射了,這段時間足以到達蘇聯。事實證明是預警系統出現了故障。

悄無聲息地,人類與核戰爭擦肩而過。我們應當感謝彼得羅夫,並永遠紀念他。2017年5月19日,彼得羅夫在家中過世。由於數十年來默默無聞,乃至於他逝世的訊息於當年9月才被外人所知。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