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柱是元代有名的學者。他小時候在私塾唸書,碰到一個叫營邱子的教書先生。每逢講完課,老師便讓學生獨立習字,而自己則趴到桌上打瞌睡,即使學生都乘機跑出去玩,也未能把他驚醒。
對此,嶽柱很不理解,認為這不但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也影響老師的威嚴。於是,他下決心要想個辦法,一定要讓老師把課堂上打瞌睡的習慣改掉。
這一日,老師講完了習字的方法後,又伏案打瞌睡。同學們一見,像往常一樣嬉笑著溜出了課堂,到外邊玩去了。
嶽柱按著他預先想好的法子,悄悄地來到老師身旁,搖醒已入夢境的營邱子,低聲問道:“老師,您怎麼老是在課堂上打瞌睡?你看,學生都跑光了,您還教誰去呀!”
營邱子睜眼一看,感到十分尷尬,但他又不承認打瞌睡,竟靈機一動,神秘地對嶽柱說:“我哪裡是打瞌睡?這些富家子弟天生不愛學習,實在難教,我是特意去夢鄉向古聖賢討教去了,就像孔子夢見周公一樣,然後再用古聖賢講的一番哲理你們,自然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營邱子說完他瞎編的一通話後,還模模糊糊地哼了兩句詩,以暗示他的腦筋清醒。只聽他吟道:“採菊西籬下,悠然見北山。”
嶽柱見他念得不對,知道教員還未睡醒,便急忙糾正說:“教員,您唸錯了,應該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才對!”
營邱子聽後,這才感覺臉上有些發燒,沒再言語。
第二天,營邱子正在授課,卻發現嶽柱正趴在書桌上打打盹,便大聲責問說:“嶽柱站起來!為何不專心聽課,竟敢在課堂上打盹?”
嶽柱爭辯道:“我並沒有打瞌睡,而是正在聚精會神地學習!”
營邱子加倍生氣地批評道:“明明是打瞌睡,卻說在學習,那麼你學到了什麼呢?”
嶽柱胸有成竹地說:“我學到夢鄉去了,和您一樣,去向古聖賢求教。”
營邱子一聽,心說:好小子,竟敢揭老師的短處!於是,便帶著戲弄的口吻問嶽柱說:“那麼,在夢鄉古聖賢給你講了些什麼哲理呀?”
嶽柱道:“是我先向古聖賢探問了一件事。”
營邱子又問:“你向他們探問了什麼事呀?”
嶽柱說:“我問他們:‘我們的教員幾乎天天都來向你們求教,你們都教了他些什麼常識呀?’古聖賢對我說:‘你說的這位教員從沒有來過,我們也從來沒有見到過你說的這位教員。’”
直到這時,營邱子才明白了嶽柱的用意,雖然感到有些尷尬,卻從內心佩服嶽柱的機智聰慧。
從此,營邱子不僅改掉了打瞌睡的習慣,並且對嶽柱這學生,也加倍悉心培育了。
1298年,也就是嶽柱18歲那年,以才學滿腹受到皇帝賞識,被召去做了宮中侍衛,而後慢慢升遷,受到朝廷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