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綠豆的林則徐

[ 歷史故事 ]

清朝末期,鴉片橫行,因此,朝廷派林則徐去廣州禁菸。林則徐到了廣州才發現,外國人不但用鴉片腐蝕中國人,就連在一些基本的貿易上也巧取豪奪。

那時候,在對外貿易中,清朝主要是進口西方國家的布匹等,而出口多是瓷器、茶葉等。在與洋商的貿易中,清朝總是吃虧,因為洋商在運輸布匹的時候,常常在途中遇到風浪,布匹浸了水質量就會受損。每當船艙進水,這些洋商就會在到達港口前停在一些隱蔽的島嶼上把那些被海水泡過的布匹晾乾,這樣晾乾的布匹一時之間很難檢查出來,因此清朝的官商就只好收下這些布匹。

而清朝出口的瓷器、茶葉等,儘管用稻草紮好了,可是經過海上風浪顛簸,到國外時有很多瓷器碎了,茶葉受潮了,洋商因此會百般壓價。

林則徐來到廣州後,查處鴉片的同時看著白花花的銀圓流入洋人的口袋,很是心痛,卻又無計可施。

有一天,林則徐在船艙上偶然撿到一粒綠豆,突然心生一計。

他到衙門後召集洋商,宣佈道:“今後,我國進口洋布,同時進口綠豆。你們裝船時,必須一行布匹,一行綠豆間隔排好,船到港口時,先驗艙後起貨,否則布匹一律拒收。”

緊接著,林則徐又召集當地的商人宣佈:“出口瓷器時,必須在瓷器空隙處也放進綠豆,否則一律不得出口。”

就在林則徐宣佈完規定不久,有一批英商的貨船靠岸了。林則徐親自驗貨,他問道:“船艙可曾進水”英國商人在胸前畫了個“十”字,說道:“上帝保佑,一路風平浪靜,船艙沒有進一滴水。”

林則徐微微一笑,下令衙役倒出綠豆,只見不少綠豆已經發芽,林則徐撿起一根綠豆芽,正色問道:“如果船艙沒有進水,綠豆怎麼會發芽呢”英商啞口無言,只能按規定接受罰款。英商想:中國的瓷器運出去的時候,多有破碎,到時候以牙還牙,一定能把這筆錢撈回來。

可是,等中國的船舶到達英國港口時,英商們失望了,因為瓷器儲存得十分完好,沒有一件破碎的。原來林則徐讓人在瓷器空隙處塞滿綠豆,而且灑上清水,這樣綠豆一發芽,就可以將瓷器間的空隙全部填滿。如此一來,任憑多大的風浪,瓷器也安然無恙了,而且這些發芽的綠豆也可以作為飼料出售,一舉兩得。英商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綠豆只是一種很平常的食物,可是林則徐卻用它巧妙地解決了貿易中的難題。

補充糾錯
下一篇: 吳菱仙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