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鴨頭

[ 現代故事 ]

陽春四月的一個傍晚,一輛嶄新的跑車從村口小賣部前嗚嗚開過,揚起的灰塵,讓人直往屋裡躲。嘎吱一聲,車子停在了汪大龍家門前,下來一對手提禮品的青年男女。

村支書大根叔從小賣部裡探出頭,朝車子的方向望去。幾個老人在一旁竊竊私語。

“這是誰呀?”

“應該是小龍回來了,清明節到了呀。”

“那車可真氣派,看來這小子發財啦。”

“那是賓士車,一百多萬元呢。聽大龍說,他弟弟開公司了,專門跟外國人做生意呢。”

“唉!這孩子打小命苦,總算有出息了。走,看看去。”

大根叔和幾個老鄰居揹著手弓著腰,溜達到汪大龍家串門。果然是汪小龍攜新婚妻子從上海返鄉。兄弟倆熱情地招呼鄉鄰們進屋裡坐,又是倒茶又是敬菸。

汪小龍打小父母雙亡,是哥嫂把他拉扯大,供他讀書。哥嫂都是農民,育有一雙兒女,家裡也不富裕。村裡幫汪小龍申請過助學補助,村裡人都沒少幫助他。後來汪小龍考取大學,畢業後在上海一家外企上班,如今自己開個外貿公司。他可是村裡第一個從985院校畢業的大學生,當時還引起不小的轟動呢。

大根叔不失時機地聊著村口這條路。汪小龍是個聰明人,當即表態:“大根叔,只要村裡決定修路,我肯定會捐款,一萬元、兩萬元的,咱村委會也別嫌少。”大根叔聽了,喜上眉梢。

汪大龍夫婦殺雞買酒,說說笑笑,張羅著晚飯。這時,汪大龍的小兒子春曉回來了,他在離家20多里的中學讀書。跟汪小龍當年一樣,平時住校,每個週末回來一次。春曉看到小叔和嬸嬸自然非常開心,圍著嶄新的賓士車問這問那,羨慕得很。

汪小龍問:“今年讀高二了吧?班主任是誰呀?”

春曉說:“嗯,你不認識,比你還年輕呢!”

“哦!成績怎麼樣呀?明年高考,有信心嗎?”

“小叔,你放心,肯定不會比你那大學差。”

“好樣的,那就看你的了!”

春曉笑笑,從書包裡掏出一個快餐盒開啟,遞給小叔和嬸嬸,說:“味道很好,你們嚐嚐吧,我憑本事掙來的。”

汪小龍看見餐盒裡有幾隻鴨頭,黃黃的,油油的,香香的。他拿起一塊吃起來。

忽然,汪小龍若有所思,問:“這是學校門口周大嬸滷菜攤的鴨頭吧?那個滷菜攤還在?”

春曉撇撇嘴,說:“在呀,只不過換名字啦!現在叫‘周奶奶滷菜攤’。”

春曉的話,一下子把汪小龍的記憶拉回到十幾年前。

那年,汪小龍剛讀高中,第一次出遠門住校,哥嫂每週勉強給他20元錢生活費。他只能在食堂裡打些土豆或蘿蔔,就著白麵饅頭吃,一週也吃不上一次葷菜。正在長身體的他,到了晚自習時間,肚子就開始餓了。

有一次下課,汪小龍去校外超市買泡麵。門口“周大嬸滷菜攤”前圍了好多學生,滷菜散發著誘人的香味。汪小龍擠進去看,饞得直流口水,摸摸口袋裡的硬幣,愣是開不了口。忽然,他看見滷菜攤玻璃上有一行字:“憑月考試卷,滿90分贈送鴨頭2個。”

這可把汪小龍樂壞了。他飛奔回教室,拿著兩張月考試卷回來,怯怯地說:“大嬸,我語文和英語都考了95分。”周大嬸戴上老花鏡,仔細看著試卷上的分數,開心地說:“好呀!太厲害了!送你4個鴨頭。”汪小龍羞紅著臉,說:“謝謝大嬸,兩個就夠吃了。”周大嬸硬是塞給他4個鴨頭,臨走時還叮囑他:“繼續努力,期末拿到獎狀,還送你鴨頭。”

那天,汪小龍躲在操場後面的樹林裡,美美地啃著鴨頭,心裡很是感激。自那以後,汪小龍更加刻苦學習。不過哪怕門門課都在90分以上,他也只拿一張試卷換取鴨頭,高中三年,他可沒少吃周大嬸的鴨頭。聽老師講,周大嬸也在這個學校讀過書,後來因為家庭變故輟學了,她對貧困學子很是同情。

星期天上午,一家人去父母的墳前祭拜。下午,汪小龍主動提出開車送侄子返校。春曉推辭說:“不用麻煩了,我自己坐公交車挺方便的。”汪小龍微微一笑,說:“我想吃鴨頭了。”

一路上,汪小龍都在跟侄子聊著“周奶奶滷菜攤”,春曉心裡明白,小叔這是想看望周奶奶呢,便介紹說:“學校門口開發了商業街,物業不讓流動攤位進入,周奶奶只能將滷菜攤停放在校外垃圾場邊。她每天下午5點鐘出攤,晚上9點多鐘才回去。”

汪小龍目送侄子進校門後,把車子開到垃圾場旁邊停下,環顧四周,心裡有著無限的感慨。十幾年過去了,學校變了樣子,教學樓高大氣派,馬路對面新建了一排三層商住樓,還有一部分待售中。

5點鐘剛到,汪小龍就遠遠看見有個箱式四輪推車,在擁擠的車流中緩慢移動,推車的是一位老太太。他趕忙跑過去,大聲喊:“周大嬸,您還認得我嗎?”

周大嬸頭髮白了,臉上的皺紋也多了。她停下推車,仔細端詳眼前的青年,笑著說:“有點印象,你在這個學校讀過書吧?”

“是呀!我是06屆3班的汪小龍呀!”

汪小龍幫忙推車,跟周大嬸聊著當年的趣事,雖然有些人和事周大嬸記不得了,但她很開心,說:“你們現在都有出息了,我真替你們高興。前不久,04屆的王慧慧從北京回來,請老師和同學聚會,非要把我這老婆子也拽上。”

汪小龍笑著說:“我們當年都沒少吃您的鴨頭呢,看到您就像看到媽媽一樣。您這麼大年紀了,也該歇歇啦。”

周大嬸說:“再幹幾年吧,現在的學生經濟條件比你們那會兒好多了,但也有家庭條件困難的,看到他們拿著試卷來換鴨頭,我打心眼裡開心呀!”

第二天一早,汪小龍走進學校對面的售樓處,買下商業街一套已裝修好的門面房。他把鑰匙交給周大嬸,說:“周大嬸,這店面免費租給您用,您別再搞流動攤位了,路上車子多,不安全。”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薪火
下一篇: 刮頭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