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 我們家形成了一個習慣。 爸爸總是在晚餐時喝上幾杯酒,然後藉著酒勁兒給我灌輸一些“大道理”,說這個社會很複雜,女孩子要從小樹立防範壞人的意識。 爸爸為了更好地說服我,常常列舉出有代表性的社會問題加以剖析,像一個資深專家。
那天正吃晚餐,爸爸照例邊喝酒邊開始“飯桌課堂”,突然,“咚咚咚”,有人在敲我家的門。 我以為是外婆來我們家呢,興奮地去開門,一看,並不是外婆,而是一個陌生的哥哥。 這個哥哥比我高出兩頭,戴副眼鏡,中分頭,背一個小包,穿一身藍色校服,眉頭緊鎖,好像不開心的樣子。
“你找誰? ”我有些吃驚地問。
“哦,我是小區六樓的鄰居,剛放學回來,在門外的小飯店吃了頓飯,吃完才發現身上沒帶錢, 準備回家裡取錢,可是媽媽還沒回來。 我想向你家借50塊錢付飯錢,等我媽媽回來後再還你。 ”這個陌生的哥哥說完,把頭低了下去。
我急忙喊來了爸爸。 哥哥又把借錢原因重說了一遍,片刻,爸爸稍作猶豫後從口袋裡拿出錢包, 給了他100 塊錢。
哥哥連聲道謝,承諾等他家人回來後一定及時來還錢。
關上了門,坐回到餐桌前。 爸爸喝了口酒,問我:“女兒,你見過這位哥哥嗎? ”
我搖了搖頭。
“那你認為爸爸做得對嗎? ”爸爸又問。
“非常對,這個哥哥吃飯前,肯定忘記了自己身上沒有錢。只不過他只要50塊錢, 你就算答應他, 也不至於給100塊吧。 ”我肯定了爸爸的做法並提出自己的疑惑,“多給的50 塊錢對咱家來說,至少是一天的菜錢。 ”
“孩子,你還小,不會看人。 這個哥哥,肯定不是我們六樓的鄰居。 因為我們六樓的房子根本沒裝修, 還是毛坯房,沒人住,所以你當然沒見過他。 其次,他也不像個學生,校服只是道具。 所以,我斷定他是個騙子。 我之所以給了他100 塊錢, 是想讓這個騙子良心發現,不要再來騷擾我們家。 ”爸爸喝完杯中的酒,一本正經地說。
“年紀輕輕,不學好,肯定是他爸沒有教育, 我天天教你做人的道理,哈哈。 ”爸爸好像很得意,經媽媽呵斥後才停止了吹噓。
聽爸爸這麼一分析, 我半信半疑,這位哥哥可能是個騙子。
一個星期過去了,還不見那位哥哥來還錢,爸爸依然在餐桌前標榜自己的判斷。 期間我也親自跑到六樓看過,確實是還沒有裝修的毛坯房。 自此,我開始佩服爸爸犀利的眼光,痛恨起那個騙子。
又過了一個星期, 同樣是一個晚上,我家的門被人敲響。 一個阿姨微笑著站在門口, 嘴裡不停地說:“謝謝,謝謝。 ”
阿姨說,她是兩週前來我家借錢的那位哥哥的媽媽,住在隔壁那棟樓的六樓。 孩子在廣州讀書,那天她準備回來陪他一起吃晚餐的,但工作上有突發任務沒能按時趕回。 當晚孩子返回了學校,由於備戰高考,忘記把這事兒及時告訴她,一直到昨天才想起,趕緊叫她來還錢。 說完,阿姨掏出了100 塊錢,要還給我爸爸。
“那他怎麼偏偏找到我家來借錢呢? ”爸爸問。
“兒子說,前段時間你不是報名成為街道環境綠化志願者了嗎, 很是辛苦,媒體還報道了你,是我們小區的驕傲,所以才知道你家住處的。 孩子相信叔叔是個好人,才來借錢的,今天我特此登門致謝。 ”
經過幾番推讓,爸爸還是沒有收那100 塊錢,說是給孩子零花吧。
阿姨走後,我不解地問爸爸,為什麼不接受還錢呢? 爸爸說,這你又不懂了吧? 這是借錢的潛規則,這次我接受了她還的100 塊, 下次她還會向我借1000 塊,麻煩更多;如果我不需要她還錢, 以後她就不好意思再來騷擾我們了。 何況,她們到底是好人、壞人,暫時無法定論。
“唉,大人們的事情真是搞不懂。 ”我暗自嘀咕。
前天家裡正準備晚餐時, 驟雨初歇。 房門又被人敲開,我非常驚喜,是那個“騙子”哥哥。 他頭髮凌亂,衣服半溼,依然揹著小包,手裡提著兩瓶酒。
“叔叔,謝謝您那天的幫助,我知道您是個好人, 我媽過來還錢您不應該拒收。 ”爸爸看他全身被雨淋溼,勉強讓他進了屋。 “叔叔,既然還錢您不要,我就買了兩瓶酒,送給好人,您務必收下。 ”
“不用不用,孩子,拿回家給你爸爸喝吧。 ”
“我沒有爸爸,爸爸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意外去世了。 這酒您一定收下,還有一個理由,我考上中山大學了,您看,這是我剛收到的錄取通知書。 ”哥哥說著從包裡掏出了大紅本, 遞給我們看,“這酒,算作祝賀我的喜酒吧。 ”
“恭喜恭喜,那這喜酒,我收下,我收下。 真是個牛娃啊,趕快喝杯熱水。 ”爸爸拍了拍哥哥,吩咐我去倒水。
“不用了,我走了,再次感謝叔叔。小妹妹, 羨慕你有一個這麼好的爸爸哦,再見。 ”
哥哥走後, 媽媽端上豐盛的晚餐。那晚,爸爸破例沒有再繼續說教,他開了一瓶哥哥送的酒,沒喝兩杯就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