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局長

[ 現代故事 ]

這天,吳大強忽然想起前幾天託高局長買的電視機還沒付錢,忙掏出手機,找到高局長微信,把錢轉了過去。轉完後,他還想寫幾句感謝的話,畢竟多虧高局長有熟人在超市,優惠了不少錢。這時候,電話突然響起來,螢幕顯示:高局長。吳大強趕緊接聽,對方非常熱情:“小吳,收到你的轉賬了,潤筆費真可觀啊,謝謝你幫忙啊!”

吳大強一聽,腦袋“嗡”的一聲,頓時傻了,啥?潤筆費?一拍腦門兒,想起來了,錢轉給了他原來的上司,也姓高,也是局長,不過退休好幾年了。吳大強急忙應和道:“高局長,沒關係,應該的,您給的字畫我都賣出去了。放心,您交代的事學生一定辦好。”說完,吳大強長吁了一口氣,又寒暄了幾句,等那邊電話掛了,才趕緊在微信做了備註。原來,微信裡有兩個“高局長”,他轉賬時想也沒想就轉了出去,結果轉錯了。吳大強看著手機發了一會兒呆,默默給這個高局長加了備註:退休。

回想過去,吳大強也是感慨萬千。一個農村來的小夥子,十年寒窗,考上大學,後來分配到文化局,在高局長的嚴格要求和精心培養下,從基層摸爬滾打,慢慢變得成熟了。用高局長的話說,吳大強業務能力強,又謙虛,能幹事,還能團結同志,有胸懷,是一棵好苗子。這不,吳大強現在的位置正是高局長退下來後頂上去的。所以,吳大強一直對高局長懷有感恩之心。高局長退休後,就很少來找吳大強,逢年過節吳大強會去高局長家拜訪一下,看望看望老領導。可就在一個月前,高局長來到文化局找到吳大強。高局長站在原來屬於他的辦公室,神情竟然有些拘謹,他惴惴不安地看著吳大強,說:“小吳啊,有件事,我一直開不了口。”退休幾年了,高局長明顯老了很多。吳大強握住高局長的手,認真地說:“高局,在學生面前您不要客氣,有事您打個電話就行。”

這時,高局長拿出一卷東西來,慢慢開啟,一邊小心翼翼地說道:“小吳,這是我近幾年練字和學畫的一些拙作,你人脈廣,看看能不能拿出去換點稿費什麼的?”吳大強趕忙開啟,一張一張仔細看了一遍後,很真誠地對高局長說,“高局放心,您的作品這麼好,學生一定幫您辦到。”

高局長回去後,吳大強工作一忙,竟然忘記了高局長託付的事。再說,吳大強心裡也明白,他雖然有很多文化圈的朋友,但高局長的這些字畫無論是推薦給朋友,還是拿到市面上去出售,都很難出手。可高局長從來沒有跟他提過任何要求,開這個口,想必是高局長反覆想了很久才下決心的,吳大強怎能拒絕這樣的請求呢?

轉賬事件過後,沒想到收了三千元“潤筆費”的高局長更是熱情高漲,每個月都給吳大強送來一卷字畫,吳大強都答應他能賣出去。這下好了,吳大強差不多每一兩個月都要給高局長轉賬,註明是潤筆費。對吳大強來說,除了發自心底對高局長的感恩,他還擔心是高局長經濟上有了困難,其他也不好細問,也覺得沒必要細問。

就這樣半年過去了。這一天,正在開會的吳大強突然接到電話,是高局長的女兒打過來的。聽聲音很著急,吳大強擔心有什麼事,可對方支支吾吾沒說清楚,於是約好在一家茶館見面談。

在茶館裡,高局長的女兒望著吳大強,猶猶豫豫,最後似乎下決心說了一句:“吳局,您以後能不能不給我爸轉賬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黃山松上的疤痕
下一篇: 永遠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