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橫空出世
話說明朝中的八仙來到了御花園,拿出一套紅釉瓷杯。這套瓷杯共有八隻,都是一般色彩、一般形狀、一般大小;每隻瓷杯都有一個配套的蓋子,瓷杯既可當酒盅,亦可當茶杯。
朱元璋不禁拿起一隻瓷杯細細把玩:杯子內面是晶晶細瓷,潔白如雪,光滑似玉;外面是一層鮮紅欲滴的釉,紅釉在月華的輝映下,射出熠熠奪目的紅光,如霞似血。他要八仙將這套杯子送給他,八仙自然不肯,說這套杯子出自蓬萊仙島,非人間之物。說話間,天快亮了,八仙起身告辭,一個個飛了起來,身形越來越小,最後紛紛落到了八隻紅釉瓷杯上,化為杯上的圖案。
第二天,朱元璋召來御器廠的官員,命他“制樣須索”,命景德鎮的瓷匠儘快造出一套八隻紅釉瓷杯,瓷杯上要用金線繪出八仙,一杯一仙。官員領命,操辦下去。
再說景德鎮御窯場有一位叫梁敬業的老瓷匠,七十多歲了,身板還硬朗,他兒子、孫子也都是瓷匠。接到為皇帝燒製紅釉瓷杯的皇命後,梁敬業不敢怠慢,試了很多次,卻總燒不出紅釉。
這一天,梁敬業正坐在凳上配製燒瓷的土料,突然雙眼一閉,身子一歪,倒在地上睡著了。
不知睡了多久,朦朧間他聽到有人在他耳邊說:“用鮮血,用人的鮮血噴在燒製的瓷坯上,就能燒出紅釉來。”他一驚,醒了過來,連忙喊來兒子和孫子,將這個夢說了。
祖孫三代用土料做好八隻瓷杯和杯蓋坯子,立即將坯子送進窯中煅燒。燒到八成火候,梁敬業找來一把匕首,要用自己的血燒瓷。
兒子、孫子一聽,連忙跪下,哭著懇求他千萬勿作此想。他強笑道:“期限將至,如我們還燒不出紅釉瓷杯,我們一家,還有窯場的所有瓷匠都得死,與其白白等死,還不如讓我舍卻一條命,放手一搏,反正我也老了,你們要活著,把窖場好好做下去。”
很快,一套八隻新出爐的紅釉瓷器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每隻瓷杯上都有一位用金線繪製的八仙人物,在白天不易看到,只有到了晚上,才顯現;尤其是在月光下,就像籠上了一層神秘的光彩,如夢似幻。
朱元璋得了這套寶貝,愛不釋手。但是當他聽說梁敬業為了燒製此紅釉竟然喪了性命,不由後悔不迭,下令朱家後人不得再燒製紅釉瓷,此事就到此為止。
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繼位。沒多久,朱棣發動靖難之變,當了皇帝。朱棣上位後下令清查宮中寶貝,發現了那套紅釉瓷杯。他知道這套紅釉瓷杯是絕代珍品,就命廣濟法師在這套瓷杯上施下一道咒語:非大明皇室子孫佔有此杯者,必有血光之災!
二、咒語顯靈
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禎吊死在煤山,京城內有主僕二人,主人叫周思明,僕人叫徐忠。二人為躲戰亂,從北京城逃了出來,一路輾轉來到了湖南衡州,見此地偏僻,就在此地住了下來。二人剛來此地時,周思明還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徐忠二十來歲,尚未有家室。
不久,徐忠娶了當地一村女為妻。又過了幾年,周思明入贅一村民家,生了三個兒子。徐忠農時種幾畝田,閒時進城販山貨;周思明考取了秀才,在村中教幾個小童。兩家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一晃又是十餘年過去了。
此時正是康熙年間,徐忠再也不願過這樣吃了上頓愁下頓的日子。一天,他販了一點山貨進城去賣,回來後已是傍晚,就跑到周思明家,將周思明單獨拉到一邊,一臉興奮地說:“定王殿下……”
周思明臉色突變,厲聲說:“你是不是失心瘋了?怎的如此胡言亂語?”
徐忠醒悟過來,連忙用手輕抽了自己一個耳光,連連道歉:“小的該死!小的該死!小的光顧著高興,竟忘了禁忌,請主人見諒!請主人見諒!”周思明嚴厲地盯著他,說:“你想說什麼?”
徐忠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緒,仍是高興得雙眼放光,是那樣地迫不及待:“主人,小的今兒去了一趟縣城,逛了一家老字號的古玩店。那裡面的東西賣得可真叫貴呀,一件元代青花瓷您猜賣了多少?您肯定猜不到吧?整整一千兩銀子!我的乖乖,真是了不得啊!”他邊說邊伸出右手食指比畫了一下,一臉豔羨。
徐忠湊到周思明的耳邊,小聲說:“主人,把您藏著的那八隻帶蓋紅釉瓷杯拿去賣了吧,小的敢肯定最少賣一萬兩銀子。”
周思明不由心裡一動,小聲說:“我也想把它們變賣了,換成白花花的銀子。只是……只是我怕惹出什麼麻煩呀!你讓我好好想想。”
徐忠雙目灼灼地望著他,周思明考慮了許久,最後斬釘截鐵地小聲說:“不行,不能將它們變賣!你想,這套紅釉瓷杯歸我大明皇室所有,若現在我把它們出手,別人就會知道我的身份。我的身份一暴露,滿韃子還不把我父子四人逮去京城斬首呀!”
原來,周思明原名叫朱慈炯,是崇禎嫡子,乃周皇后所生。當時李闖王攻破北京,崇禎分遣親信帶著幾個皇子,各自四散逃命。帶朱慈炯逃命的徐忠當時任錦衣衛副指揮使,是大明開國功臣中山靖王徐達之後。崇禎將那套紅釉瓷杯傳給了朱慈炯。
見周思明不肯賣紅釉瓷杯,徐忠也沒說什麼,此事按下不提。幾天後一個無星無月的深夜,天黑得像一團濃墨。一個蒙面的黑衣人鬼鬼祟祟地翻牆進入周思明的家。蒙面人定了定神,然後往藏有瓷杯的密室摸去。
周思明睡到半夜,突然被噩夢驚醒,聽到密室有響動,大吼一聲:“都快起來,有小偷,都快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