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一天天臨近,朱洪和妻子月娥正為蒸粽粄的事情緊張而快樂地忙碌著。按當地客家人的習俗,過端午節是要蒸上一大缽布驚蘇水粽粄的。近些年來,雖然市場上也可以買到這種粽粄,可朱洪夫妻倆知道兒女們只喜歡自家粽粄的味道,依然樂此不疲地堅持蒸粽粄的傳統。
如今,年逾七旬的他們腿腳也越來越不利索了。朱洪患有支氣管炎,一干起活來總是氣喘吁吁的,可為了製作布驚蘇水粽粄,他們卻一點兒都不馬虎。
這天一大早,朱洪就上山砍布驚。將近正午,總算把一擔沉沉的布驚連枝帶葉挑回來了。緊接著,夫妻倆便忙開了,燒蘇、煮蘇、過濾、沉澱……每一個步驟都一絲不苟。
一切準備就緒,夫妻倆在心底裡都默默地計算著兒女們放假的日子。
有一天吃過晚飯,月娥滿心歡喜地撥通了志強的影片電話。
“媽,公司搞活動,我不能回去過端午節啦。”手機螢幕上,志強一臉無奈。
“小元他們回來嗎?”月娥仔細端詳著兒子的臉。
志強便將手機攝像頭對準一邊做著作業的小元說道:“看,您孫子正在學習呢。”客廳的寫字檯前,小元正聚精會神地寫作業,兒媳吳芳芳坐在孩子身邊。
“媽,小元學習緊張,端午假期正好補習一下功課,我們也不回去了。”吳芳芳也忙著解釋道。
“好,好,沒空就不要回來啦。再說,這節假日裡趕著回來也怕塞車呀!我和你爸過得很好,就不要操心了……”月娥連忙安慰起他們來。
結束通話電話之後,月娥呆呆地望著正在看電視的丈夫出神。
十多年轉瞬即逝。那一年,志強和媳婦吳芳芳結婚不久便進城打工。沒過多久,金雲也遠嫁外地,於是,夫妻倆就成為村裡的空巢老人了。月娥每天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望著兒女們回來。儘管房子建得比以前更漂亮,再也不愁吃、不愁住了,可孩子們一年之中卻難得回來幾次。當然,月娥理解兒女們,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處,可乍一聽說他們端午節不回來了,心裡總感到空落落的。
去年春節,金雲擔心父母因為寂寞而得老年痴呆症,便給他們買了一部智慧手機。自那時開始,兩位老人便從頭學習起這些新鮮的玩意兒來了——上網、用微信、玩抖音、影片聊天等等。如今,只要月娥一想念兒女們,就撥通他們的影片電話。或許唯有通話,才能慰藉思念之苦。
好一會兒,月娥終於回過神來了,她撥通了金雲的影片電話。
“嘟——嘟——”
兩通鈴聲響後,手機螢幕上出現了女兒那一張粉嫩的大圓臉。
“媽,你在幹什麼呢?”金雲滿臉驚喜。
“能有什麼事,閒得慌,正念叨你們呢。”月娥微笑著。
“那好,找個時間你跟爸爸過來玩吧。”金雲呵呵笑道。
“端午節你們有空回來嗎?”月娥輕聲問道。
“幾個好朋友商量著要出去走走,報名參加旅行團啦,下次有空再回去好不好?”金雲調皮地眨巴著那對大眼睛。
“好,好,有空多到外面走走,長長見識,可得注意安全啊!”月娥忙不迭聲地囑咐道。
“媽媽,我不是小孩子了,您就甭操心啦。”金雲嬌嗔道。
“對,對,你們都長大了,我不操心。”月娥笑著說。
“到時候給您發影片吧。哦,對了,先給您發個節日紅包。”金雲樂呵呵地說。
“你家開銷大,不要給我發紅包,我們有錢花。” 月娥連忙擺擺手。
“媽,你就收下吧。那我掛電話了啊?”
“那好吧!”
“嘀——”的一聲,電話便結束通話了。
這時候,一集電視劇也正好結束了。朱洪嘆了口氣,看著妻子說道:“咱家的粽粄還蒸嗎?”
“怎麼不蒸啦,只要我們還有力氣,就有端午節的粽粄!”月娥異常堅決地說道。
“可是孩子們不回來,咱也吃不完呀。”朱洪小心地辯解。
“你怎麼就一根筋呢,孩子們不回來,咱們還不會快遞給他們啊?”月娥顯得有點慍怒。
“對呀,你不說,我還真是沒想到啊。”朱洪一下子明白過來了。
一轉眼,端午節就到了。那天,志強和金雲同時收到了從老家快遞過來的粽粄。一塊塊金黃色的粽粄散發著淡淡的布驚的清香。這是一種彌足珍貴的味道,他們又一次品嚐到了久違的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