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廚師開農家樂

[ 現代故事 ]

富春江畔有個貧困村叫陳家岙。年輕的扶貧幹部小龔下到村裡掛職,摸底後,發現這個村依山傍水,食材豐富,適合開農家樂。一番動員之後,有條件的就開張了。

其中有戶“來就樂”的農家樂,戶主陳金富,是村裡的土廚師,燒得一手好菜。“來就樂”一開張生意超過其他農家樂,樂得他一張嘴整天合不攏。

一天,小龔上門同陳金富商量,說為鞏固和發展農家樂,村裡準備成立合作社,動員陳金富加入,並聘任他為廚藝顧問,定期為合作社成員培訓指導。

陳金富聽了直搖頭:“小龔啊,不好意思,我忙得放個屁的工夫都沒有,另請別人吧!”

其實呢,他心裡有小九九,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女兒月月跑過來說:“爹,政府號召村幫村,鄰幫鄰,好日子一起過,你怎麼能只顧自己?”

陳金富繃起臉教訓女兒:“去去去,一個丫頭家懂個啥?”

小龔也不勉強,站起來笑笑對陳金富說:“陳師傅,合作社裡的事都是自願的,以後再說吧。”

小龔吃了閉門羹,也就沒有再上門動員。可奇怪的事發生了,沒過兩個月,別的農家樂生意越開越發,而陳金富的“來就樂”越開越清淡,急得他肝火上升,嘴唇起泡。就在他舉著菜刀發愣的時候,女兒月月噘起嘴告訴他:“爹呀,上回小龔來動員,你搭臭架子。可小龔城裡跑一趟,就請來個大師傅培訓,如今哪家手藝不比你這個土廚師強!”

原來如此,陳金富恨死了小龔,要不是他背後拆臺,“來就樂”就會在陳家岙獨秀一枝。就在陳金富長吁短嘆想不出辦法走出困境的時候,月月又撲哧一笑說:“爹,我看你腦子呀,就像沒有上油的石軸,轉得冒煙也想不出個主意了。”

陳金富朝月月一瞪眼說:“我想不出,你聰明,替爹想個主意!”

月月當真歪著腦袋想了會兒,突然一拍手掌說:“哎呀,有了!”

“什麼有了?”陳金富要緊問。

月月說:“如今的農家樂,沒有特色菜,很難留住客人。你以前在鎮上專燒過富春江螺螄,生意好得不得了,這不是一道特色菜嗎?”

月月一提起燒螺螄,陳金富就來勁了。以前他在鎮上一家飯店做廚師時,便宜老闆就叫他專燒富春江裡的螺螄。他肯動腦筋,透過炒、蒸、爆、湯、煲,竟然翻出幾十種花樣來,什麼醬爆螺螄、五香螺螄、酸菜螺螄、臘肉蒸螺螄等,道道螺螄都受歡迎。想到這裡,他一拍腦袋喊:“還是我女兒聰明,只要翻出花樣,不愁吸引不住客人。”

父女倆說幹就幹,到鎮上買回富春江裡的清水薄殼螺螄,大缸裡養上兩三天,清除殼裡的泥沙雜質,一開始就推出二三十種螺螄菜餚,吃得客人嘖嘖稱讚。可燒螺螄的腳頭剛剛站住,怪事又出現了,像“來就樂”開張那陣子,興了段日子,生意又一天不如一天了,急得陳金富要跳富春江,可女兒卻笑嘻嘻地對他說:“爹,不用著急,不出半個月,保證忙得你螺螄來不及燒。”

陳金富嘆口氣說:“原因爹找到了,做生意講個市口,我家‘來就樂地處村子底頭,位置太偏了,爹手藝再好也做不發的,看來只好關門了。”

月月信心十足,要陳金富大膽備足螺螄。陳金富弄不懂這丫頭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將信將疑,備了三大缸螺螄。半個月後,來“來就樂”吃螺螄的客人果然一天比一天多。這些客人大都是中老年,來自上海、蘇州、無錫、南京等地,他們大魚大肉吃厭了,如今吃到味道鮮美,花色繁多,沒有汙染的富春江螺螄,都說味道好極了,吃了再打包,回去後帶了更多的人又來了。要不是女兒月月上心跟陳金富學燒螺螄,根本應付不了這一撥接一撥的客人呢!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爭舞
下一篇: 聽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