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有個會製陶瓷的太爺爺,週五回家,看到太爺爺在後院的手工作坊裡忙碌,他就對父親說:“爸,太爺爺那麼大歲數了,還讓他幹活,這不太好吧?”
“你不懂,這叫情感轉移法,太爺爺這樣忙碌,對身體有好處。再說,這些年你太爺爺做的陶瓷器在市場上銷路很好,鈔票可不燙手,這小別墅,你讀大學的費用,還不都是他那個小窯中燒出來的。”
孫子兵聽罷臉色一沉,“你還好意思說,你和媽媽整天不務正業,就知道在市面上瞎轉,倒騰些所謂的古董讓太爺爺仿製。”
“這你就不明白了,我和你媽媽是太爺爺的助手,要不他一個老人能不吃不喝專做那些盆盆罐罐嗎?”
這時,太爺爺從後院出來,手中拿著一個瓷瓶高興地說:“你們快來看,這瓷瓶燒製得如何?”
“老爺子,您這手藝是越發爐火純青。看這小口、短頸、豐肩、斂腹、瓶體。再看這胎質、亮度,還有仿古年代暗紋,真是絕,巧奪天工。”
孫子兵不服氣,“啥叫絕,不就是一個梅瓶嗎,而且還是仿的,有啥稀奇,老爸你別忽悠人。”
太爺爺笑了,說:“你倆別爭,靈不靈拿出來耍耍不就得了!聽說明天有個專家鑑定組要到市裡舉辦一場鑑寶拍賣會。”
“太爺爺您咋知道明天有鑑寶拍賣會?”孫子兵欣喜地問著。
“你媽媽不是我們家市場研發會主任嗎?她可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說完,太爺爺把梅瓶交到孫子兵手中,“明天週六,你們就拿著梅瓶去參加鑑寶拍賣會。”
第二天上午,孫子兵和父母帶著一隻古色古香的木盒來到科博中心鑑寶現場,幾位老專家都在主席臺上坐著。參加鑑寶的人一個個都拿出了自己隨身帶的寶物和古董讓專家鑑定。鑑到真寶的人喜出望外,鑑到假貨的就愁容滿面。
輪到孫子兵上場,他小心地把木盒捧上主席臺,然後開啟木盒,從裡面拿出梅瓶。在場的五位專家都被梅瓶吸引。主持人問孫子兵梅瓶是何處得來,孫子兵說:“梅瓶是今年太爺爺贈我的。”五位專家對梅瓶看了又看,最後他們一致肯定,該梅瓶是宋代宮廷真品,因它:口沿外翻,豐肩斂腹,器型優雅,外壁以黃釉裝飾,釉色純淨均勻,顏色溫潤細膩,實是難得的佳品。
一聽這話,孫子兵父母欣喜萬分,想不到老爺子的手藝騙過了專家,看來這梅瓶定能拍個好價錢。這時,孫子兵悄悄躲在牆角給太爺爺打電話:“太爺爺,您的梅瓶專家鑑定是真品,馬上就要競拍,太爺爺真棒。”
拍賣環節到了,孫子兵手中的宋代黃釉梅瓶經過層層加價,竟然拍到了一千萬元人民幣。就在競拍者你爭我奪之際,一位修長身軀,白鬍及手的老者從計程車上下來,直衝進拍賣現場。
孫子兵忙上前扶著老者,“太爺爺,您咋來了?”
“哈哈,這樣熱鬧的場面我不來不就沒趣了嗎?”太爺爺笑著跟隨孫子兵走到主持人面前,主持人謹慎地問道:“您老就是這梅瓶的擁有者孫先生嗎?好啊!感謝您把這傳家寶拿出來拍賣,支援災區建設。”
太爺爺哈哈笑了,對著主持人說,“實話說吧,這梅瓶不是傳家寶,是我用兩個星期仿製而成,今天參加鑑寶我是想讓我重孫子長長見識,現在我的任務完成,這梅瓶的存在也就沒有意義了,我不想讓梅瓶禍害那些收藏者。”說完,太爺爺從主席臺拿起梅瓶就往地上摔,“啪”!梅瓶立時被摔得粉碎。
梅瓶被摔,最心疼的是孫子兵的父母,他們看著那些碎瓷片,疼惜地說:“爺爺,您瘋了?好端端地摔了梅瓶。”
“我沒瘋,我是看清了你們!這些年,我這棵搖錢樹為你們掙了多少家業,你們心中應該最清楚!子兵今年就要大學畢業,從今天開始,我就金盆洗手,不做那些仿製品了。”
“太爺爺,我支援您,等我放了暑假,我陪您去外邊玩。”
看著一老一少在臺上說得歡,孫子兵父母羞愧地跑下了鑑寶臺。
太爺爺微笑地對著臺下說:“俗語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這個寶貝,大夥鑑定鑑定,值多少錢?”
臺下的觀眾異口同聲:“老伯,您是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