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芝卉和錢鴻飛是在美專的流亡路上肄業回到舜江府的。那天夜裡,他們乘著小火輪在舜江碼頭下來時,葉芝卉一轉身,看到了老府城門樓上的膏藥旗,心裡頓時一陣悲愴。
明月依舊,但老府城已不是當年的老府城了。
錢鴻飛緊緊握著她的手。他們上了黃包車,好一陣沒有言語。錢鴻飛的老家在天台,在舜江府之南,他是專程送葉芝卉回家的。葉芝卉家在東門外鳳凰山的南麓,拉車的師傅是從小道輾轉過去的,老東門那裡,日本人要盤查的——誰也不想出什麼意外。
葉芝卉家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背倚鳳凰山,牆頭屋角,雜樹生花;遠處,舜江轉了個彎,油菜花直開到江邊。這是一片平整的土地,離城不遠,卻沒有城裡日本人的喧囂。
這一天,葉芝卉在一棵樹下畫畫,錢鴻飛陪著她。回頭,四合院在一里之外,前面,掠過金黃的油菜花,能看見舜江的白光在閃閃爍爍。在這片油菜花地裡,三三兩兩的有幾棵樹,不知是種的還是野生的。他們身邊的這棵樹,皮是青色的,很光滑,大大的樹冠正好為他們撐起了一把大陽傘。葉芝卉坐在青皮樹邊,錢鴻飛發現了一個極好的視角:一棵大樹下,一個女子正在畫畫,畫的是滿地金黃的油菜花,盡頭,是一條大江……他忽然來了靈感,想在這棵青皮樹上畫出金黃的油菜花。他從葉芝卉的畫盤裡蘸了顏料,把眼前的一截樹幹塗成油菜花的底色,然後上半部分點染上金黃的油菜花,下半截畫出油菜花的葉子,底下部分,把樹根畫成田埂的顏色,與土地連成一片。
“芝卉,你來看!”
葉芝卉站到錢鴻飛的地方,兩個人再站遠些,只見空中懸著一棵樹——錢鴻飛把那棵樹的下半截畫沒了,那棵樹所在的地方也變成了油菜花,與周邊的油菜花混為一體,分不清真假了,只有上半截的樹冠孤零零地懸在空中,好像隨時都要掉下來的樣子。
“鴻飛,你真是個天才!”
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
錢鴻飛回到天台不久,就來了一封信,說他參軍去了。他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該是投筆從戎的時候了,他要到抗日前線去。
第二年春天,油菜花依然開遍舜江兩岸。葉芝卉在一所小學教書。寫生課的時候,她帶著孩子們在油菜花地裡畫畫。她有些傷感,去年的這個時候,錢鴻飛還在身邊,不知他現在平安否。她在一棵樹上畫油菜花,畫著畫著,樹幹沒了,都成了油菜花。學生們雀躍起來,“老師老師,天上懸著一棵樹!”小傢伙們都驚叫起來。
這年的夏天,錢鴻飛突然出現在四合院門前,他黑瘦黑瘦,眼睛裡有種說不出的闇火。飯後,兩人走到舜江邊散步,錢鴻飛一直沉默著。他坐在一塊石頭上,像一座雕像。葉芝卉發現他的眼圈紅紅的,不由輕輕地撫了撫他的臉。這時,錢鴻飛突然號啕大哭——“都死了,都犧牲了!”他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過了半晌,他告訴葉芝卉,他已報名參加了遠征軍。他最痛心的是,不能拒敵於國門之外。
葉芝卉看著錢鴻飛的臉,抹乾了他的淚痕:“我等你!”
又一年,油菜花開。她沒有收到錢鴻飛的信。這是她知道的,他扔開了畫筆,也就意味著扔開了一切。但她的心卻追隨他千里萬里,跋涉在西南的崇山峻嶺間,跋涉在緬甸的叢林中……她每年都畫油菜花,油菜花地的空中,總懸著一棵樹。她知道,這棵樹落地的時候,他就會回來了。
一九四五年的冬天,她知道錢鴻飛再也回不來了。
那一年冬天特別冷,舜江的邊沿都結了冰。從天台輾轉過來一封信,是錢鴻飛的一封遺書,特地寫給她的——原來,他早在三年前就犧牲了。她一個人來到那棵青皮樹下,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把自己也哭成了一棵樹。油菜花開的時候,她拒絕了一個又一個的媒人。她總是躲在油菜花地裡,畫一棵懸著的樹。人們覺得她也像一棵樹一樣,凜著青青的臉色,不苟言笑,越來越像一個與世隔絕的老姑娘了。
就像她三年後才知道錢鴻飛的訊息一樣,她也是後來才知道遠征軍的墓地的——就在西南國境邊。但是,兵荒馬亂的,她沒有去成。這一懸,隔了半個世紀,才又有了重修墓園的訊息。那年油菜花開的時候,她又畫了那棵樹。其實,那棵樹早已不在了,油菜花也只剩下江邊那幾畦。但是,她的心中,還是盛開著大片的油菜花,油菜花地裡,矗立著一棵高大的青皮樹。就像她的手臂早已皺巴巴一樣,她想,要是那棵樹還在的話,它的青皮也許也皺巴巴了吧。
她依然孤零一人。到邊境去,也是一個人去的。她在墓園徘徊了三天,找到了他的名字——也就一個名字而已。
直到去世,她都沒有再畫畫。她對自己說:那棵樹終於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