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上午,在東莊的村頭上,姚大媽風風火火地來找扶貧又衝回了窮窩。他忽然想到,說:姚大媽,去年你女兒出嫁你可是也要人家彩禮了,要的還不少。姚大媽說:我才要了五十萬,她咋翻番要一百萬?小周,你來俺這兒扶貧,是俺的救星。你要好好管管那個老妖婆!說完就走了。
西莊上的朱大叔來了,唉聲嘆氣。小周問:朱大叔,您又遇到啥困難了?朱大叔抹著眼淚說你給我申請個低保吧。小周不解:你都脫貧了,咋還要低保?朱大叔說出了實情:去年兒子結婚,親家姚大媽要了五十萬彩禮,他只好借了高利貸,利滾利把家弄窮了,後想求個低保,村幹部都說吃低保沒有這一條。朱大叔說,小周你是扶貧幹部,是俺的貼心人,你要也說不中,那我就掂棍要飯去了。說著要給小周磕頭。小周趕緊扶起他,說使不得、使不得,我給你想想辦法。朱大叔感激涕零,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小周看見西莊上的宋大嬸來這莊上在往樹上貼東西,上前問:宋大嬸,你往樹上貼啥呢?宋大嬸氣哼哼地說:尋人啟事!原來,宋大嬸要一百萬彩禮,姚大媽不給,兒子領著她閨女跑了。小周說:宋大嬸,看你說的多難聽,那是外出打工。宋大嬸說:哎,你咋知道?小周說兩人外出時跟我私下說了,他們都不同意要彩禮,嫌那丟人,要去自己掙錢結婚。你看看,兒女們多有骨氣!宋大嬸說照你說我這尋人啟事不該貼?小周說不該貼不該帖,趕快都撕掉吧,姚大媽看到了會不依你……
說話不及,姚大媽手裡拿著一張尋人啟事來鬧了,沒好氣地對宋大嬸說我可逮著你了!揚著手上的廣告,你看看,你來俺莊上貼的啥?說是俺兒子把您閨女拐跑了,你咋不說是您閨女把俺兒子拐跑了?宋大嬸和姚大媽越罵越大聲,最後廝打起來。小週上去勸阻,被兩人誤打了。
朱大叔正好趕到,威風凜凜地厲聲說:你們這倆娘們吃了豹子膽,敢打扶貧幹部?我叫公安來抓你們!姚大媽立時羞得恨不能砍自己的臉,說:他朱大叔,不是的、不是的。宋大嬸也趕緊說:他朱大叔,您誤會、您誤會。小周說:朱大叔,是她倆打架,我勸架,捱了幾下,沒事兒。
一場爭執平息下來,姚大媽跟親家套近乎:他朱大叔,您一向可好啊?朱大叔說:好個屁!我馬上要掂棍兒要飯去了。姚大媽吃驚地問:哎呀,咋窮成這樣兒?朱大叔難受地說:親家呀,我的親家呀,我不該與你結親家,那五十萬彩禮是我借的高利貸,越還越多還不完,窮得我想掂棍兒去要飯。我咋不也像你一樣養個閨女賺錢呢!姚大媽說:親家呀,我賺個屁,我還賠了!朱大叔說你咋賠了?姚大媽抹眼睛,指指旁邊兒的宋大嬸,說:我要你彩禮五十萬,我兒子與她閨女要結婚,她要我彩禮一百萬。我要你五十萬,她要我一百萬,我還賠了五十萬。宋大嬸聽了不願意了,說:我一百萬彩禮沒要到,閨女叫您兒子拐跑了,雞飛蛋打兩頭空!三個人都有委屈,互相哭訴,一個比一個聲高。
朱大叔哭聲喊:我苦啊,我想掂棍兒去要飯!
姚大媽哭聲喊:我苦啊,我還賠了五十萬!
宋大嬸哭聲喊:我苦啊,人財兩空丟臉面,我想上吊下九泉!
小周面對這“三哭殿”,感到是一窩亂麻,批評誰都不解決問題,可怎樣勸怎樣管?怎樣把村民脫貧致富後的鋪張奢侈風氣扭轉過來?突然,他靈光一現。
他上前喊道,你們別哭訴了,有錯的人我找到了!三個人互相看看,齊聲問:錯在誰身上?小周說錯在我身上。三個人都驚訝不已,這跟你有什麼關係?小周說:我要不來扶貧,大家就不會脫貧致富,也就不會產生鋪張奢侈的風氣。三個人聽了,怎麼想都彆扭,齊聲說這怎麼能怪你呢?要怪也是怪俺們。小周誠懇地說,主要責任在我。三個人說你要硬是這麼說不是砍俺們的臉嗎!小周更加誠懇地說,不是不是,真的主要責任在我,我給你們鞠躬道歉了。說著,深深地鞠了一躬,說:脫貧致富、文明建設好比鷹船,鷹船是兩廂相連,齊頭並進才不會翻船。我抓脫貧致富手脖硬,抓文明建設手脖軟,一手硬,一手軟,才導致脫貧致富後出現了鋪張奢侈風。鋪張奢侈像洪水猛獸,新農村建設翻了船。我再次給大家鞠躬道歉。說了,又深深鞠了一躬。
小周誠懇的自我批評把大家感動了。小周見火候到了,這才說,我提個建議中不中?大家說中!中!小周對姚大媽說:你把收朱大叔的五十萬彩禮退了,嫁閨女不是賣閨女,您帶個頭好不好?姚大媽還沒說話呢,宋大嬸搶上說:她姚大媽要是把彩禮退了,俺閨女嫁她家,一百萬彩禮俺也不要了。又說,可俺閨女叫她兒子拐跑了。姚大媽說:親家,我的親家,小周剛才給我說了,不是拐跑了,是倆孩子嫌要彩禮丟人,去打工掙錢自個結婚了。扭頭對小周說:我收朱大叔那五十萬彩禮退,馬上退!
小周說:這不是您幾家的事兒,關係著家家戶戶,咱立個鄉規民約中不中?大家說中。就說起了條款,首先是結婚彩禮,朱大叔說:女孩自古稱“千金”,彩禮一千元,不能超過,超過就不是“千金”了;說到白事(喪事),姚大媽說二三百就中,不能超過三百;說到給孩子壓歲錢,宋大嬸說:一百元是個祝福,超過一百元就壓得孩子不長了。還有給老人做壽、生孩子“做九”、孩子考上大學,這慶那賀的禮尚往來說了十多項。
小周歸納整理,形成條文,與村幹部溝通後,召開村民大會討論。瘋狂的彩禮壓得大家喘不過氣來,苦不堪言,《新農村建設鄉規民約》一下就透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