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人

[ 現代故事 ]

菊本太郎在九州,甚至在日本都成了“網紅”,被稱為“鋼筋水泥叢中最有愛心的人”,這都是因為他從事的職業十分特殊。

菊本太郎現在的職業是他自己開創的,超出三百六十行之外,名曰“出租人”。講白了,就是出租自己。他按照客人的要求,到指定地點見面,只扮演“陪”和“聽”的角色。

他的客戶五花八門:有的只是單純的孤獨,想找個人說說話;有的是一個人吃飯不香,想找個人一起“咪西咪西”;也有人僱他一起打官司,到法庭上去旁聽,官司結束後輕輕地安慰顧客兩句,就算完成任務;還有人竟然只要求陪著一起在街頭並肩走一小段路,逛幾個商場,什麼話都不用說;還有人要求他扮成自己的男女“閨蜜”,一起去離婚;有人要他一起參加搬家卻不用動手,搬家車輛開走時,裝作好鄰居的樣子,站在車旁貌似依依不捨地揮揮手就行。最離奇的是,有的老人或患了重病的人提前高價預約,請“出租人”將來有一天能參加自己的葬禮,裝作自己的好友作沉痛狀,以證明自己生前的人緣還不錯——

生活需求,而且市場空間很大。

菊本太郎的陪伴出租業務實在太火,一個人怎麼也忙不過來,就僱了幾個助手,後來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也忙不過來時,便正兒八經註冊成立了“菊本出租人公司”。幾個株式會社的老闆十分看好“出租人”業務的商業前景,爭著注入風險資金,充當合夥人。公司的廣告詞菊本太郎早就想好了,那便是:

“全身心地陪伴,全神貫注地傾聽,全心全意地關愛!”

菊本太郎畢竟是學社會關係學的,性格敏感而細膩,親和力特別強,在接觸人、觀察人、揣摩人、理解人、安撫人方面,簡直是天才。他發明了一整套“出租人”行業理論和行為規範,讓參加培訓的“出租人”面對成千上萬、各式各樣客戶的挑剔、抱怨、嘮叨、喜怒無常,甚至歇底斯里的表現時,既有超強的耐心,又有各種從容應對的方式。一個合格的“出租人”必須要有牧師的慈悲,哲人的思維,禪師的淡定,僕人的謙卑。菊本太郎自己則當仁不讓,成為“出租人公司”的首席專家,甚至有網路社交媒體稱他為“日本的出租人之父”。

公司一開業,便客戶盈門,業務一單接著一單,客人常常要排隊等候服務。“出租人”這一詞語迅速在網路和社交媒體躥紅,菊本太郎一夜成名。

其實,菊本原來是個公務員,畢業於有“政治家搖籃”之稱的日本東京大學,學的是社會關係學專業。本來前程看好的他卻在官場上“水土不服”,看不慣阿諛奉承,受不了等級森嚴,主動辭掉公務員工作。辭職後,菊本太郎百無聊賴,迷上了打網路熱線電話,給網路主播打賞,甚至沉迷於收費不菲的占卜熱線,幾乎得了所謂的“占卜依賴症”,把自己的錢和父母大半輩子的積蓄花得精光。因為不願意聽父母的勸告嘮叨,菊本太郎一氣之下搬出位於九州鄉下的家,到熟悉的東京都混日子,幾年來從未回過家,與家裡完全失去聯絡。

沒有錢,他只好去俱樂部從事陪酒工作。後來他發現,許多客人只有一個訴求:讓對方聽自己說話,他只需要聽。他這才恍然大悟:自己過去天天打網路熱線,給主播打賞,一遍遍打占卜電話,其實就是極度的孤獨。他最想得到的,其實就是有人能幫他擺脫孤獨!他太需要傾訴和宣洩。他感覺到生活中像他一樣的人很多很多。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山裡人的實在
下一篇: 擔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