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蘇北芒碭山地區流行吹嗩吶,嗩吶在當地俗稱“喇叭”,無論誰家婚喪嫁娶,均請喇叭班子吹上一場。喇叭吹得越好,事主家的面子也就越有光。
離芒碭山二十里外的朱王樓村,就有兩個吹喇叭特別有名氣的人,一個姓朱,叫朱方亮,是我老爺爺;一個姓王,叫王明響,方圓三五十里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既然兩人吹得不相上下,有好事的人就想讓他們比試比試,看看到底誰是第一,誰是真正的“蛤蟆王”。
蛤蟆叫聲嘹亮,長時間不停歇,跟吹喇叭有很多相似之處,吹得最好的人往往被稱為“蛤蟆王”。我老爺爺年長,三十來歲,做事沉穩仁義,一直吹那些諸如《抬花轎》《哭喪調》經典名曲,這些曲目被他吹得是出神入化,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蛤蟆王”,但他並不認可這個稱號,誰說他是“蛤蟆王”他都擺手否認,總說自己差得遠。因此他對於比賽的事不怎麼熱心,也不願接茬,有時還有意躲著王明響。
王明響則不同,他剛滿二十歲,除了吹那些傳統曲目外,還喜歡吹一些新的曲目,加入一些別出心裁的吹法,贏得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他年輕氣盛,總想找機會把我老爺爺比下去,把“蛤蟆王”的稱號爭過來。既然要比試,必須面對面進行,讓聽眾做評委,可我老爺爺總是不願與他較量,且不承認自己是“蛤蟆王”,他也沒什麼好辦法。
就在王明響為找不到機會苦惱時,機會突然就來了。鎮上的劉財主過六十大壽,明著請了我老爺爺“蛤蟆王”,暗裡又請了王明響。等我老爺爺這邊吹響喇叭時,那邊王明響的戲臺也搭上了。我老爺爺這次想躲也躲不了,只得硬著頭皮迎戰,這下可樂壞了十里八村來聽喇叭的人。
王明響的願望實現了,這次他使出十二分的力氣,嗩吶聲時而嘹亮高亢,直入雲霄,時而低沉婉轉,纏綿動人,再加上他曲目新,花樣多,一時人氣大增。我老爺爺發揮欠佳,臺下聽他吹嗩吶的都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不少原來支援他的觀眾都去了王明響那邊,據劉財主找來的見證人統計,人數僅有王明響的一半。
王明響大勝,憋在心中的一口氣終於爆發出來了,為了彰顯自己的勝利,他把早已準備好的繡著“竹籤子”的紅布條系在頭上。用臺下觀眾的話說,這“竹籤子”專扎“蛤蟆王”啊!第二天開始,“竹籤子”與“蛤蟆王”的故事就成了鄉鄰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有人為我老爺爺鳴不平,說他沒使出看家本領,我老爺爺對此事卻是不置一詞,鄉鄰們都認為他輸得心服口服。
十天之後,駐紮在縣城的日本鬼子小隊長日作太郎來找王明響,讓他為日本進駐芒碭山六週年慶祝會進行嗩吶表演,吹奏喜慶曲目。王明響知道自己是中國人,這樣做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漢奸。他死活不同意,可日本人卻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抓走了。他不知道的是,劉財主讓他們比試的原因是給日本鬼子找最好的嗩吶演奏人參加慶祝會。
進了日本鬼子的兵營,小隊長日作太郎很有禮貌地勸他與大日本帝國合作,為慶祝會吹奏嗩吶。王明響抱定了誓死不做漢奸的決心,無論日作太郎如何威逼利誘,他始終就是兩個字:“不行!”日作太郎露出了猙獰的面目,親自用皮鞭把王明響打得遍體鱗傷。可王明響也是個硬骨頭,始終一言不發。
日作太郎見王明響不肯就範,便惡狠狠地說道:“如果你不肯合作,明天就把你剛滿週歲的兒子抓來,讓他為你的倔強付出性命。在演奏和你兒子中間任選一個,好好想想吧!”日作太郎走後,王明響心在滴血,演奏,他就成了一個被人人唾罵的漢奸;拒絕,年滿週歲的兒子就要丟掉性命。整整一夜,他都不知自己該如何取捨。
天亮時,王明響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自己在門縫裡硬生生折斷了兩個手指,手指斷了,演奏不了嗩吶,也許日本人就會放過他的孩子。日作太郎真的抓來了王明響的兒子,當看到王明響血淋淋的手指時,他惱羞成怒,命令手下把王明響和他的兒子全部殺掉。
正在這緊要的關頭,我老爺爺來了,他告訴日作太郎,他願意在慶功會上吹奏嗩吶,條件是放了王明響和他兒子。日作太郎沉思了片刻,同意了我老爺爺的要求。王明響和兒子雖然保住了性命,可他依然看不起我老爺爺的行為,臨走前,咬牙切齒地罵了他一句:“漢奸!”
王明響帶著兒子回到了村裡,鄉親們紛紛前去迎接,給他送來了各種慰問品,他成了大家眼中的英雄。家門口,有人給他掛上了“竹籤子”的匾牌。我老爺爺回來,沒人理他,一群孩子跟在他身後,不停地罵道:“漢奸!漢奸!不要臉!”到了家,我老奶奶不理他,帶著孩子去了十里之外的孃家。
三天後,慶祝會開始,我老爺爺拎著喇叭站在鬼子兵專門為他搭建的十幾米木質高臺上,賣力地吹奏著喜慶曲子,聲音高亢嘹亮,夾雜著歡樂喜慶的曲調。很多老百姓被鬼子兵逼著,打著太陽旗為慶祝會增添喜慶的氣氛。
吹著吹著,喇叭聲忽然變了調,好像與人對話一般。不過,一般人還是聽不出有什麼不對,日本鬼子只圖歡快響亮,更聽不出來其中的玄妙。
日作太郎為了讓上司看到他管轄範圍的清平世界,特邀請了來自軍部的觀察員一起慶祝。觀察員正熱情洋溢地講著話,突然“砰”的一聲槍響,他腦袋開花,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一時間,會場大亂,鬼子兵端著槍四處搜捕兇手。
喇叭突然響了起來,曲調有些古怪,整個會場亂哄哄的,誰還有心聽他吹奏?不過,我老爺爺可不管那一套,使勁兒地吹著,好像會場的事與他無關似的。接著,會場周圍的街道上便響起了密集的槍聲,不用說,肯定是芒碭山上的游擊隊員與日本鬼子接上了火。
鬼子兵在戰鬥中吃了大虧,游擊隊員神出鬼沒,打得他們暈頭轉向。很快,日作太郎就明白了其中的玄機。他拔出手槍,向高臺上連開幾槍,我老爺爺倒在血泊之中。沒有了喇叭聲的指引,游擊隊與日本鬼子的戰鬥逐漸處於了下風,為了保全大家的性命,他們迅速地撤出了戰鬥。撤退的路上,順道打了鎮上劉財主家的土豪。
我老爺爺是芒碭山游擊隊的情報員,為了幫助大家完成本次刺殺任務,主動要求替換王明響。得知真相的鄉親們都後悔不迭,王明響更是悔恨交加,砸毀了家門口“竹籤子”的匾額,還與鄉親們一起收殮了我老爺爺的屍身,在墓碑上刻上“蛤蟆王”三個字。日本人投降後,我老奶奶回到村裡,得到了鄉親們不少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