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藥引子

[ 現代故事 ]

康通達是個私企老闆,自打他爸10年前得了失眠症後,每年他都要帶他爸外出求醫。可10年下來,遍訪名醫,卻毫不見效。

這天,康通達聽人說當地出了個神醫張珍,他就帶著他爸到張珍的診所看病。讓康通達意外的是,他剛進門,張珍就客氣地說:“康總哪裡不舒服,快請坐。”康通達一怔:“張神醫您也太神了,我們初次見面,您咋知道我姓康?”張珍同樣一怔:“我常在電視新聞裡看到康總捐款獻愛心。”

康通達謙虛地笑了笑,然後向張珍說明來意。張珍耐心細緻地為康通達的爸爸做過檢查,皺著眉頭說:“康大爺的病倒不難治,只是這藥引子——不但貴而且還不好找。”

張珍告訴康通達,只有找到清道光年間的一種特製青花瓷器,然後把瓷器砸成小碎片,再把碎瓷片和幾十味中藥在藥壺中一起熬……

張珍還沒說完,康大爺忙擺手:“通達,咱們走,這病我不治了,治個小病哪用得了那麼貴的藥引子?”康通達勸他爸:“爸,只要能治好您的病,就是砸鍋賣鐵我也願意。”

從診所出來到家後,康通達就四處打電話讓親友們幫他打聽青花瓷賣家。短短一星期,他就聯絡到了兩個賣家,不過讓他失望的是,經張珍過目,兩件瓷器雖都是道光年間所制,但都不能做藥引子。

轉眼過了兩天,突然有一個叫徐青山的人帶著個青花瓷瓶來找康通達。康通達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張珍請到家裡做鑑定。張珍小心翼翼地捧著瓷瓶端詳了半天,然後雙眼緊閉用手指輕輕地敲了敲瓷瓶,最後鼻尖還貼著瓶口嗅了嗅:“這個瓷瓶太合適了。”

康通達謝過張珍後,就問徐青山瓷瓶多少錢出手。兩人討價還價半天,最後以42萬成交。等徐青山帶著現金興沖沖離開後,康通達竟毫不猶豫地找來一把小鐵錘砸碎了瓷瓶。康通達本打算親自熬藥給他爸喝,張珍卻以康通達沒有經驗難以掌握熬藥的火候為由,把碎瓷片全部裝入一個小袋子中帶走了。

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張珍每天都準時把熬好的藥讓老婆送到康通達家,康大爺堅持服藥,病情居然一天天減輕了。他一連服了五個療程後就徹底康復了。

為感謝張珍,康通達不但全額付清醫藥費,還專門找人縫製了一面“杏林聖手”的錦旗送到張珍診所。送出錦旗後的第五天早上,康通達外出晨練,巧遇一個剛從外地回來的同學。兩人邊走邊聊,聊著聊著康通達就把話題扯到了他爸治病這事上。同學聽到張珍的名字後一邊豎大拇指,一邊告訴康通達說,半年前他也得了失眠症,專程回來請張珍治療,他僅服了兩個療程的藥,失眠症就徹底好了。兩人又聊到了藥方,兩張藥方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藥引子,同學用的是紅糖,而康大爺用的卻是青花碎瓷片。

康通達越想越覺得他上了張珍的當,張珍一定知道現在青花碎瓷片也有收藏價值,這才設了圈套讓他往裡鑽。他也顧不得同學在場,撥通了張珍的手機索要那些碎瓷片。張珍卻在電話裡說,為使藥性發揮到極致,他回家後就把碎瓷片研磨成小顆粒用紗布包著熬了藥,如果康通達想要“瓷顆粒”,他馬上讓老婆給康通達送到家裡。

康通達怒吼道:“我要那些東西有什麼用?”就掛了電話。他本打算去法院告張珍詐騙,但思來想去,就算告到法院,只要張珍堅稱他爸的病跟同學的不同,非得用碎瓷片做藥引子不可,法院也沒辦法判張珍詐騙。康通達只得長嘆一聲,打消了起訴的念頭。

轉眼到了週日,康通達在一條步行街上閒逛,信步進了一家精品陶瓷店,突然發現有個瓷瓶和他從徐青山手中買的一模一樣,他好奇地問店主:“這個瓷瓶咋賣?”店主快步走到他面前:“這款是仿道光年間的精品,您要誠心買就給一千吧。”

康通達先是心裡一驚,然後搖搖頭:“一千太貴,我再出去轉轉。”康通達邊說邊往外走,他剛走到店門口,店主急了:“您真想要,三百拿走,再少我就賠了。”

康通達頭也不回地快步走出店,他突然想起張珍連著兩次拒絕真瓷瓶卻非要以假瓷瓶做藥引子的事,這才恍然大悟,其實張珍和徐青山是一夥的,兩人的目的是騙他的錢。

想明白這一點,康通達突然想到一個對付這兩個騙子的辦法。他決定暗中跟蹤徐青山,找到他騙人的真憑實據,就向警方報案。

這天,康通達突然接到朋友的電話,說徐青山果如康通達所料和一個叫馮崢的人聯絡賣青花瓷,兩人約好明天一早在一家比較偏僻的茶樓二樓的一間雅間裡交易。康通達讓朋友馬上在那家茶樓訂了徐青山隔壁的一間雅間。

第二天一早,康通達約了幾個好友來到雅間。他們苦等了一個多小時,卻還不見徐青山的身影。康通達有些急了,忙跑下樓向一個服務員打聽。服務員不滿地告訴康通達,剛剛徐青山打電話說有急事已經退了預訂的雅間。康通達大吃一驚,他暗想,一定是狡猾的徐青山發現被人跟蹤才使出了這一招。康通達只得先結了賬,與朋友們分別後,康通達趕忙開車到公司上班。

雖然康通達人坐在辦公室裡,心裡卻琢磨著對付徐青山的辦法,可直到快下午班,他也沒想出辦法。就在此時,手機突然來了條簡訊,康通達取出一看,居然是徐青山發來的:康總,您下班後有時間嗎?我想請你和張珍大夫共進午餐。康通達猶豫了一下,為搞明白徐青山又在搞什麼鬼,他強壓怒火客氣地回覆了簡訊,打算去會會徐張兩人。

當康通達在附近一家飯店的雅間裡見到徐張兩人後,兩人竟如見到久別的親人一樣熱情地拉著他請他入座。康通達剛坐下,徐青山斟滿一杯酒雙手捧到康通達面前:“康總,這杯酒是我代表我老婆敬你的,如果不是您幫忙,說不定我老婆現在已經死了。”康通達疑惑地瞅著徐青山:“我連你妻子是誰都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救過她?”

徐青山長嘆一聲,說,一年前,他帶著家傳青花瓷瓶參加電視鑑寶節目,經專家鑑定,他的瓷瓶市價估值40萬。徐青山帶著寶貝回家的第二天,突然有個自稱馮崢的人主動找他,要出41萬買下瓷瓶。徐青山認為瓷瓶還有很大的升值潛力,便婉拒了馮崢。馮崢無奈,說:“如果徐老弟哪天想賣瓷瓶就聯絡我。”留了電話就走了。

世事難料,誰知就在兩個多月前,徐妻突然得了急病,本地醫院治不了,徐青山只得帶著老婆到省城去看病。經省裡的幾個專家會診,徐妻的病非得做手術不可,但手術費最少要50多萬。徐青山夫婦省吃儉用手裡倒有十萬存款,徐青山打算把瓷瓶賣了湊夠手術費。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當馮崢從他口中套出他急需用錢治病後,竟趁火打劫想出20萬就買走瓷瓶。

徐青山自然不肯出手,於是他又聯絡其他買家,但讓他失望的是,一連幾天過去,他也沒能聯絡到一個買主。徐青山無奈,正打算一咬牙回頭聯絡馮崢賤賣瓷瓶,不夠的錢去向親友借貸,突然有個朋友告訴他不如去找張珍,說不定張珍幾服藥就能治好病。徐青山夫婦滿懷信心找到張珍,張珍檢查後卻皺著眉說無能為力。徐青山很著急,先把馮崢趁火打劫買瓷瓶的事說了一遍,然後哀求張珍一定得想辦法幫幫他們。

張珍向來最恨乘人之危發不義之財的無良商人,他沉思片刻讓徐青山給他兩天時間,他再查查資料看看能不能找到治病辦法。

送走徐青山兩口子,張珍隨便吃了點東西就查起了資料,他一直查到凌晨1點多才睡下。第二天起床後,他又開始查資料,但查來查去還是沒能找到治病的辦法。就在他心灰意冷打算把壞訊息告訴徐青山時,康通達突然來了。

張珍替康大爺看完病後,正打算開藥方,突然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能幫徐青山的好辦法。張珍知道康通達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就算他開出天價藥引子,康通達也不會介意。只要先讓康通達買下一個假瓷瓶,徐青山就有錢去給妻子做手術。徐妻治病有錢後,徐青山就不必急著賤賣瓷瓶。

張珍認為,一旦馮崢打聽到徐青山不為錢的事發愁後,一心想買瓷瓶的他就該急了,到時,馮崢為了得到瓷瓶,一定願出高價買下瓷瓶。如此一來,徐青山再賣掉真瓷瓶就能把錢還給康通達。

事實證明,張珍的預料是正確的,瓷瓶終以43萬成交。唯一讓張珍和徐青山沒料到的是,馮崢是個十分謹慎的人。那天,馮崢與徐青山約好第二天一早在偏僻路段茶樓交易,誰知第二天一早,馮崢為防徐青山使詐,突然又改變了交易地點。正是馮崢的這個突然決定,雖說讓康通達空在茶樓等了一場,卻幫了徐青山的大忙順利賣出瓷瓶……講完這些,徐青山就把提前備好的42萬現金交給了康通達。

為表謝意,徐青山又給了張珍和康通達各五千元。張珍和康通達都認為徐青山是個知恩圖報的好人,考慮到徐青山的日子還很艱難,兩人不但不收錢,還表示願意繼續幫助徐青山,直到徐青山徹底擺脫困境為止。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我只要50萬
下一篇: 熱血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