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求

[ 現代故事 ]

小胡最近當上了《洹江文化》的編輯部主任。上任後,小胡決定對雜誌進行改版。

意想不到,郭恆旭縣長召來小胡,說想親自聽他彙報一下近期工作。

小胡見了郭縣長,認真地彙報了工作情況。郭縣長聽完,說:“《洹江文化》雖然是內部刊物,但讀者很多。這次改版,會進一步提升雜誌的水準。”郭縣長的話讓小胡非常激動,他拿出事先備好的樣刊,請郭縣長過目。

看了裝幀精美的樣刊,郭縣長滿意地點點頭,隨後說:“我也提一點小小的建議,我個人認為,這個刊名製作得簡單了點。‘洹江文化’這四個字,現在就是普通的電腦字型,缺乏新意。”

小胡急忙解釋道:“縣長,您說的沒錯。我們編輯部已經商量過了,準備儘快請知名書法家,重新題寫刊名。”

郭縣長問道:“找知名書法家寫這幾個字,恐怕價格不菲?”

“省內的書法家,大概要四五千元的樣子。”小胡想了想,說。

郭縣長搖搖頭:“辦刊物,錢應該花在刀刃上,四五千塊錢買幾個字,太浪費,我倒覺得沒那個必要。”

這下,小胡犯難了,電腦字型縣長不滿意,請書法家又嫌花錢多,這可如何是好?郭縣長顯然看出了小胡的心思,他笑笑說:“我有個想法,你們不妨在全縣範圍內,搞一個刊名書法徵集,所有人都能參加,擇優選用,給予獎勵。這麼一來,既提高了咱們雜誌的知名度,又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小胡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趕緊應承道:“縣長,這個主意太好了,就這麼弄吧!”

“那好!”郭縣長繼續說,“我知道你們編輯部人手少,這個徵集活動,我讓縣政府辦公室的華主任給你們幫幫忙,所有應徵作品都寄到他們那兒,他們整理好了再給你。評委由你們找吧,就從市書法家協會,請幾位水平高、在全省範圍內有知名度和有聲望的,最好在書協有一定職務的老書法家做評委,請這樣的人做評委更具說服力。整個評選過程,必須公開透明,關鍵要看字寫得怎麼樣,你懂吧?”

“我明白,我明白!”小胡點頭如搗蒜。

郭縣長換了一種輕鬆的口吻,說:“其實,我也很喜歡書法,偶爾塗上兩筆。這個活動我也參加一下,是否能入選不重要,我這就算是拋磚引玉吧!”

郭縣長最後一句話,讓小胡眼前一亮,他想:最近上頭髮了話,不提倡領導題字。怪不得縣長不敢直說,拐彎抹角了半天,原來是想借徵集活動,自己題寫刊名。想到這兒,小胡心裡竊喜,如果他能幫領導心願得償,那仕途還不是一路綠燈?可小胡只高興了一天,就感覺這事不像他想的那麼簡單。

第二天,小胡便在網上看到了《洹江文化》徵集刊名書法的公告,文中明確指出:“所有應徵作品不寫落款,組委會為每個作品編號,隱去作者姓名,給專家進行評選。本次評選過程由公證機關監督,評選結果及時公佈,接受公眾監督。”

徵集截止後,小胡從縣政府辦公室華主任那裡,拿到80多幅應徵作品,一下子傻了眼。所有的應徵作品都只有編號,沒有作者姓名。小胡犯了難,他沒有馬上離開辦公室,磨磨蹭蹭的就是不走。

“還有什麼事兒嗎?”華主任看著小胡,疑惑地問。見此刻左右無人,小胡急忙上前,壓低了聲音,對華主任說:“郭縣長也參加這個活動了,具體哪一幅字,是郭縣長寫的呀?”

“你什麼意思?”華主任警覺了起來,他睜大雙眼,盯著小胡,“你問這幹嗎?領導參與活動不假,他就是想了解一下自己的書法水平。”

從華主任那碰了一鼻子灰,小胡悻悻而歸。郭縣長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他百思不得其解。難道讓他自己去核對筆跡?可小胡剛看了幾幅作品,腦袋就大了。郭縣長平時寫檔案都是用鋼筆,和毛筆字可差遠了,誰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小胡想起了自己的師父。

晚上,在編輯部附近的小酒館裡,小胡和他師父——也就是退休的編輯部老主任對坐。酒過三巡,老主任眯縫起眼睛思量,半晌,他說:“郭縣長到縣裡不到一年,其實我也不太瞭解他。華主任我倒知道,他和郭縣長是老鄉。郭縣長一來,就把他提到了縣辦主任的位子,絕對的嫡系,他不可能和郭縣長對著幹。你不用揣摩郭縣長心思,他要有什麼想法,自己不說,也會透過華主任透露給你。既然這些都沒有,你就不要在這上面瞎尋思了。”

“師父,現在我該怎麼辦?”小胡急切地問。

老主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郭縣長那天見你,對於這件事,具體說了點什麼?”小胡仔細想了想,把郭縣長的每一個要求又說了一遍。老主任點點頭,和小胡一陣耳語,最後拍拍他的肩膀,說道:“放心吧!”

有了師父的提醒和點撥,小胡心裡有了底。

經過評選,第27號作品被專家一致推薦為最終選用作品,成為《洹江文化》改版後的新刊名,並獲得5000元獎金。

在公證處監督下,第27號作品的作者浮出水面,他正是洹江縣現任縣長——郭恆旭。

當晚,在編輯部附近的小酒館裡,師徒二人再次對坐。小胡拿出一沓宣紙給師父:“這都是參賽作品,這張,是郭縣長中選的那幅字。”老主任一張張地看著,沒說話。小胡繼續說:“這次評選,我敢保證,一點貓膩沒有。我請來的三位書法家,一致選了郭縣長的字。我就覺得奇怪,您看郭縣長這字,沒什麼出類拔萃的,為什麼會獲得專家的一致認可?”

老主任笑笑,說:“沒錯,我也這麼想。郭縣長這字,水平的確很一般。我這兩天瞭解了一下,郭縣長在調任洹江縣的縣長之前,是市文化局的局長,也是市書法家協會的名譽會長,跟市裡書法家們關係都很好。”老主任喝了口酒繼續說:“專家為什麼會選擇他的字?我之前再三叮囑你,一定要嚴格按照郭縣長的要求找評委,為什麼?你仔細想想他的要求:在省裡有聲望、有知名度,最好在市書法家協會擔任一定職務的老書法家,這麼多定語,你以為領導是隨便一說?字字都是關鍵!市書法家協會里符合所有標準的人,也就四五個,這幾位還都是郭縣長的老熟人。”

小胡若有所悟,但他還是不明白:“沒有落款,評委怎麼能一下子認出郭縣長的字來?”

老主任咧嘴一笑:“年輕人需要歷練,觀察事物還不夠仔細!”老主任說著,將27號作品鋪開來放在桌上,“我問你,郭縣長叫什麼?”“郭恆旭。”“對!”老主任說著,左手食指重重地點在“洹江文化”這四個字的“洹”字上,然後又用手掌擋住了左邊的三點水,老主任緩緩抬起頭看著小胡:“明白了嗎?有這半邊在,郭縣長還用落款署名?小胡,你也學過書法,郭縣長這四個字,是不是‘洹’字寫得最好,最見功力?”

小胡點點頭:“您別說,郭縣長這個‘洹’確實有獨特的韻味。”

老主任說:“郭縣長每次簽名都要寫‘亙’,說不準還是經過名家設計的。我敢保證,就這半個字,評委們就能斷定,這幅字出自郭縣長筆下!”

小胡長出一口氣,不禁感嘆道:“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老主任說:“這回全明白了吧?不過,有時糊塗點也不是壞事。我還是要恭喜你,你領會領導意圖,請來了‘好’評委,整個徵集活動毫無瑕疵,公眾認可,領導滿意,你的未來大有前途啊!”

小胡抿了一口酒,笑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大叔拍影片
下一篇: 一槍打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