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問卷 幡然醒悟後的情感迴歸

[ 親情故事 ]
 突患絕症  擔心遺產引起矛盾

  2013年1月3日,對於楊德兵來說是個黑暗的日子,醫生在對他體檢後得出了肝癌的結論。楊德兵不敢告訴妻子張蓮和兩個兒子,之後幾天他又到三家醫院進行了複查,可結果是殘酷的。

  時年42歲的楊德兵是湖南人。1991年,他大學沒畢業就到廣州發展,經過二十年的打拼,他擁有了一家服裝製造廠,資產超過千萬。

  更愜意的是,妻子張蓮給他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大兒子楊瑞從小就對設計感興趣,楊德兵於是把他培養成服裝設計師。而二兒子楊悅卻遊手好閒,高中畢業後就一直在家,不是整天玩網路遊戲,就是和一群朋友遊山玩水。

  突然而至的癌症,不得不讓楊德兵考慮自己的身後事。他勸楊悅到工廠上班,可是楊悅只上了一天班就再也不願意去了。楊德兵又把他介紹到一個朋友的公司,可是不到一個星期,楊悅卻“辭職”了。

  看著不上進的楊悅,楊德兵很是頭疼。不能說服楊悅工作,楊德兵決定給他找女朋友,儘快結婚生子。在他看來,只要有了家,楊悅就會擔負起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可楊悅無意結婚,結果可想而知。

  對於楊悅的“不配合”,楊德兵很是惱火,可是他又不能把絕症的訊息告訴兒子。

  不能說服楊悅,楊德兵只好把希望寄託在楊瑞身上。一次飯後聊天,楊德兵說起了如果他突然去世遺產分配的問題。“我知道憑藉你的能力肯定不會為生活擔憂,所以我想多給一點給楊悅……”

  楊德兵還沒說完,楊瑞就打斷了他:“憑什麼我就少一點?像楊悅無所事事,就應該少點,不然再多的錢都會被他揮霍掉。”

  楊瑞的話雖然刺耳,可還是提醒了楊德兵:如果分給楊悅過多的遺產,勢必會影響工廠的運作。

  楊德兵陷入了焦慮中,在萬般無奈中,他聯絡了一名律師,律師建議他透過遺囑的方式確立遺產。

  在律師的協助下,楊德兵草擬的一份繼承協議:妻子張蓮繼承40%,兩個兒子分別繼承30%。可是在協議上簽字時,楊德兵又猶豫了:以前只考慮兩個兒子會不會產生矛盾,現在很可能矛盾會把妻子也牽涉進來。為怕以後因為遺囑兄弟反目,母子親情蕩然無存,再三考慮之後,楊德兵決定把患病和立下遺囑的事情告知兩個兒子和妻子。

  得知楊德兵的癌症和遺囑的事情,兄弟倆各有想法:楊瑞認為父親一走他就得挑起管理工廠的責任,而作為弟弟的楊悅無疑佔了大便宜。而在楊悅看來,將來楊瑞接管了工廠,他完全可以一手遮天,讓他拿不到什麼好處。

  眼看著兄弟倆各懷心事,楊德兵心情複雜:他都還沒有走,兄弟倆就已經充滿了火藥味,將來等他一走兩人還不知道鬧到什麼程度呢!為了防患於未然,楊德兵修改了遺囑,准許楊悅參與工廠的管理,楊德兵還給他報名參加了工商管理的學習。

  兄弟暗戰  為多得財產各出其招

  讓楊德兵寬心的是,自從楊悅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學習之後,他一改之前遊手好閒的個性,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學習之中。而楊瑞接手工廠的管理後,他接連設計了三個系列的服裝,都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

  楊德兵經過化療,癌細胞的擴散也得到有效控制。看著兩個上進的兒子,楊德兵慢慢淡忘之前的不快,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平靜不過是表面上的。

  2013年5月27日,楊悅帶著一個女孩回到了住處,告訴楊德兵這是他在學習時認識的女朋友胡云枝,已經懷上了他的孩子,兩人正考慮2014年5月1日結婚。說完,楊悅還拿出了醫院懷孕的化驗單。兒子都把女朋友帶上了門,而且還懷上了孫子,楊德兵和張蓮自然樂開了花。

  一個星期後,楊德兵見了胡云枝的父母,確定了由楊德兵出資180萬購買一套三房一廳作為婚房。楊德兵的這一決定讓楊瑞如鯁在喉,他敏感地知道這一切都是楊悅的陰謀,他要趁父親還在時,儘可能的多得到好處。

  “既然你無情,你就別怪我無義。”楊瑞決定也找一個女朋友儘快懷孕,好讓父親給他們買一套房子。於是,楊瑞在媒體刊登了徵婚啟事,8月初他選中了女孩楊芳萍。

  在楊瑞的愛情攻勢下,兩人很快住到了一起,可是讓楊瑞失望的是,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時間裡,楊芳萍根本沒有懷孕的跡象。到醫院一檢查,發現楊芳萍患有先天不孕症。眼看著計劃要落空,楊瑞在支付了5萬元的補償費之後果斷拋棄了楊芳萍。

  這邊楊瑞“求子”不順,那邊楊悅卻和胡云枝生下了一個七斤的兒子,看著父母忙前忙後的樣子,楊瑞恨從中來。

  楊瑞決定抓緊時間實施“造人”計劃,很快他又透過網路方式釋出了徵婚啟事,高帥富的條件吸引了多名應徵者,經過一番挑選,楊瑞選中了來自江西的邱燕蘭。他帶著邱燕蘭進行了檢查,確定她能生育後,兩人住在了一起,如楊瑞所料,2014年2月,邱燕蘭懷孕了。

  楊瑞第一時間向父母彙報了這一“好訊息”,然後提出了買房結婚的事情。由於給楊悅買房花去了180萬,楊德兵一時之間拿不出這麼一大筆現金。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給楊悅買房就有錢,到我這裡就沒錢了,我和邱燕蘭肚子裡的孩子是不是低人一等?”楊德兵不得不表示會盡快想辦法籌錢。為了籌集房款,楊德兵只好向親戚朋友借,然後還賣掉了老家的房子,一個月後終於籌集到了182萬元錢。

  得知父母給楊瑞也購買了房子,楊悅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他在仿效自己從父母手裡弄錢,這樣如果父親去世,即使是按照遺囑分配,實際上也沒有多少錢可以分了。

  就這樣,兩人心照不宣起來,當楊瑞提出婚禮需要10萬元,楊悅也報出了11萬的婚禮費用清單;當楊德兵給楊悅的兒子購買了上千元的品牌衣服時,楊瑞立刻表示需要購買胎教器材。

  在一次次滿足兩個兒子的要求後,楊德兵意識到這根本是兩個兒子的陰謀。同時由於給兩人購買房子花了不少錢,他有時支付治療費都有些困難。

  2014年3月的一天,楊德兵因為病情加重住進了醫院。楊瑞和楊悅來到醫院,聽說需要交5萬元押金後,兩人表示手頭上比較緊。其實,這不過是楊德兵在試探兩個人的態度,他完全可以從工廠的流動資金裡抽出這筆錢,這一試讓楊德兵心涼了半截。

  一番思考之後他決定更改遺囑。一聽到父親要更改遺囑,楊瑞慌了,他馬上把錢打進了醫院的賬戶裡,而楊悅則是把錢塞進了母親的手裡,說什麼也不願意拿回去。

  一個星期後,楊德兵草擬了遺囑:張蓮接替他成為工廠的法定所有權人,楊瑞和楊悅到工廠上班,每月按業績領取工資。眼看著自己的繼承權被剝奪,兄弟倆鬱悶至極。

  此時的楊德兵心裡也湧出陣陣寒意,自從他宣佈得了癌症,兄弟倆為此暗戰不已,以前他們還經常一起旅遊和打保齡球,可是現在金錢已經讓他們沒有了彼此。

  親情問卷  幡然醒悟後的情感迴歸

  2014年4月22日,是楊德兵的43歲生日,他決定在家裡過,於是提前一天就通知了楊瑞和楊悅。晚上六點兩人先後趕來,可是簡單問候後,幾個人再也無話。不想再看到尷尬的氣氛,楊德兵早早地讓兩個兒子離開了。

  送走兒子,楊德兵幾乎虛脫地坐在沙發上,一年前,他的生日何其溫馨,兩個兒子接連給他祝酒。他知道這一切起源是他的財產。

  “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兄弟倆重新走到一起呢?”楊德兵想起了幾年前的一件事,當時楊瑞闌尾炎住院,由於工廠有急事需要處理,楊悅在醫院裡陪了三天三夜沒有閤眼。

  楊德兵湧出一種奇怪的想法:能不能透過這類事情勾起兄弟倆的親情呢?接著楊德兵又蒐集了幾次兄弟倆互相幫助和關心的事情,隨著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楊德兵越發興奮起來,他當即和妻子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張蓮非常贊同:“其實孩子內心並不壞,只是金錢矇蔽了他們的眼睛,希望他們能理解我們的這份心意。”

  接下來幾天,在妻子的幫助了,楊德兵完成了兩份試卷,每份試卷都有十個題目,涉及到兄弟情義和父母恩情。

  2014年5月10日,楊德兵通知楊瑞和楊悅,表示要當眾訂立最後的遺囑。面對急忙趕來的兒子,楊德兵說:“在訂立遺囑前,你們需要到房間裡獨立完成一份問卷。在完成問卷時,你們不得有任何交流,完成之後,我再根據問卷的情況決定你們的繼承份額。”

  拿到問卷之後,楊瑞和楊悅各自進了一間房。

  開啟問卷,楊瑞立刻傻眼了。第一題竟然是他闌尾炎住院時楊悅在醫院裡陪了多久?那次手術他非常疼痛,直到出院都還迷迷糊糊,他隱約感覺到弟弟在身邊,可是究竟有多久,卻不是很清楚。第二題是在小學二年級時,他曾經和同學打架,當時楊悅前來幫忙,結果被對方打傷,“請問楊悅打傷後縫了多少針?”看著題目,楊瑞再也沒有心思答題,走出了房間。

  而在另一間房裡的楊悅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他的第一道題目是在他小學三年級時看上了一雙球鞋,是楊瑞用壓歲錢買的。“請問這雙鞋多少錢?”第二題把楊悅拉回了初中時代,當時他報名參加運動會,可是比賽前一天他生病了,最後只好楊瑞代替他參賽。“請問最後楊瑞獲得了第幾名?”看著這些題目,楊悅明白了父親出題的初衷,答題並不是目的,而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勾起他們兄弟的親情,他也走出了房間。

  在客廳裡,兩人先是彼此互相看了一眼對方,然後把問卷交到了父親的手裡。

  就當楊德兵開口說話時,楊瑞說:“我知道爸爸出這些題目的意思,以前我被錢財矇蔽了眼睛,現在我想明白了,無論你做出怎樣的決定,我都會尊重你的意思。”

  楊悅也表示說:“我們太在乎錢財了,而沒有考慮到你的感受。”

  楊德兵一邊點頭微笑,一邊拿出了遺囑。根據遺囑,為了保證工廠的正常運營,不對公司的財產進行分割,楊德兵去世之後,由張蓮擔任企業法人,楊瑞和楊悅共同管理工廠,三人各分享每年利潤的25%,其餘的25%作為發展基金。

  楊德兵道出了這樣做的初衷:“在我的眼裡,工廠就像我的第三個孩子,我實在不忍心在我去世之後它就被分割掉,我很高興我的苦心沒有白費,不管今後發生什麼事情,我相信只要你們母子三人團結一致,一定能夠克服的。”

  父親的字字鏗鏘,敲擊著楊悅的內心,他說:“爸爸,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學習企業管理,我不會讓你的心血敗在我們手裡。”

  說著楊悅把手伸向了楊瑞,四隻手緊握在一起。楊德兵淚水直流:他要的正是這樣的結果啊!

  沒有了後顧之憂後,楊德兵安心治病。而楊悅一改之前的懶散,他決定從基層做起學習工廠管理。而楊瑞聯絡了幾個大學同學,借鑑韓國潮流服裝設計開發出了多款服裝,在兄弟兩人的努力下,工廠實現了平穩過渡。

  在接受筆者採訪時,楊悅感概地說:“金錢曾經矇蔽了我們的眼睛,幸運的是我們有一個睿智的父親,是他讓我們從親情決裂的邊緣上拉了回來。”

  幸福提醒

  為處理遺產,楊德兵可謂用心良苦,欣慰的是兒子們感知到父親的這份苦心從而幡然醒悟。時下,隨著家庭財產的越來越多,如何處理遺產成為很多人頭疼的問題。硬性的分配稍有疏忽就會造成繼承人之間的矛盾,進而引發遺產爭奪大戰。楊德兵用親情化解繼承中出現矛盾的做法無疑給大眾提供了一種很好的借鑑,畢竟血濃於水,是再多的金錢也換不到的。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