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釣魚夢

[ 親情故事 ]
一直想寫篇文章,來記述母親與魚的故事。平時忙,有點時間,拿起筆,眼裡噙著淚,筆始終落不下。提起母親,過去的一幕幕如電影般在腦海裡放映。

  說起母親與魚的緣分,不得不提父親,從他倆相親以後,約會的地方經常是村裡的魚塘。母親常說,你爸從年輕就開始釣魚,為釣魚也捨得花錢,加上人又聰明,釣的魚自然比別人多,你姥姥經常給周圍鄰居送魚,搞得以後鄰居見了魚都皺眉頭。

  說起父親釣魚,母親總會帶起自豪的笑意。當我八九歲的時候,父親去釣魚就會帶上我了,母親總會早晨跟我們一起早起,為我們準備早飯,等我們下午回來,母親早早地就熱好了洗澡水,可以說,母親是我跟父親釣魚的好後勤,任勞任怨。

  後來母親單位不景氣,母親下崗了,由於父親對釣魚的熱愛,於是開了一個漁具店,由母親打理。說實話,母親不是一個合格的生意人,老實巴交的思維在母親的腦海裡已經根深蒂固了,所以生意也僅僅是維持一個持平的狀態。

  但是母親的實誠,對我有很大的影響,東西哪裡有壞,會提前說,價格只會說最低價,不懂適當漲價送禮品來收買人心,包括我現在開著的網店,我也是依然行使著母親的風格。

  對外人來說,這也許是不知變通,但對我來說,我認為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坦誠。後來,父親改行從淡水釣變成海釣,由於他的聰明,沒有兩年的工夫,已經是當地比較出名的浮游磯釣釣手,並在國內的比賽中獲得過二等獎。

  這樣一來,父親出釣的次數持續增加,回來整理裝備,洗刷的工作自然落在母親身上。有時候母親也會抱怨:開著漁具店,竟然沒有跟著去釣過魚。

  後來因為母親抱怨多了,找了一個機會,我們全家三口一起去了海邊。我跟父親釣魚,母親就靜靜地坐在父親後上方的位置,看著父親釣魚。

  那一天,我的記憶很清晰,海風吹著母親的頭髮,母親的眼神溫柔地落在父親身上。後來我沒有釣魚,跟母親一起在海邊捉小螃蟹,母親第一次玩這個,高興得跟孩子一樣,臨走都意猶未盡。

  想起這件事,我也終於想通,為什麼母親在生病的時候,問她最想去哪裡,母親說想去海邊看海。但是直到她走,都沒有實現,這也是我心中對母親最大的虧欠。

  等我慢慢長大,由於學業的原因,釣魚的次數也在逐漸減少,直到考上大學,接觸了路亞,我才又拿起了魚竿。

  母親一直懷疑我路亞是否能上魚,每次放假,跟她說我要去玩兒路亞,回家的時候`總會告訴她魚跑了,告訴她馬口有多麼狡猾,黑魚炸水有多麼刺激,母親聽了,總會說:“要是你爸在,魚就會上來了。”

  母親樂此不疲地聽我講路亞的經歷,聽完總會說:“上魚帶回來給我瞧瞧。”

  其實,母親是吃過我釣的魚的。以前磯釣上的鱸魚,路亞上的黑魚,母親總會放在店裡的冰箱裡,來人以後,母親總會拿出來誇耀:“看,我兒子釣的。”

  現在我也明白了,我跟父親,在母親的心裡,那就是全部。

  2014年的10月,母親喊著肚子難受,我陪母親去醫院做檢查,結果出來以後,醫生告訴我有腫瘤的徵兆,讓我做好手術的準備。

  當時我已經在新學校讀研了,趕緊請假去醫院陪床。父親就在醫院上班,所以醫生把結果也告訴了父親。我也是現在才能明白父親當時承受了多大的壓力,他不釣魚了,一心一意地照顧母親,而我只能學校醫院兩頭跑,幫的忙微乎其微。

  手術後,母親回到家裡,還會問我釣魚嗎,讓我不要耽誤學業,網店能不做就不做了,不要熬夜損壞身體。也許在母親的心裡,知道釣魚對我跟父親意味著什麼,所以從來不會要求我不去釣魚。

  轉眼幾個月過去,母親的病情惡化,父親答應帶母親去海邊的承諾也沒有完成,當我急急忙忙從學校趕回家的時候,母親已經開始昏迷。

  迷迷糊糊中,母親還會說讓我注意身體,不要因為釣魚耽誤學業。當我在醫院熬了11個夜晚的時候,母親靜靜地走了,那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刻。

  處理完母親的喪事,我感覺我完成了人生的過渡,長大了,想開了。只是經常會在夢中夢到母親,靜靜地坐在海邊,海風吹著她的頭髮,眼神溫柔地看著前方。

  母親一輩子沒拿魚竿釣過魚,但是我知道,在她心裡,我跟父親,填補了她的釣魚夢。

  《中國釣魚》/鄭冰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