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青木急匆匆地跑到警察局,哭喪著臉報案,並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今天我回家比較晚,到家時已經快晚上10點了。進門後,我發現女兒惠子在臥室裡,正趴在桌上,一開始我以為她睡著了,叫了好幾聲不見回答,走近一看才知道她已經……死……了。”
西澤警官立即趕赴現場,在桌上發現一聽喝了一半的可口可樂。
經化驗證明,裡面混有氰化物,可口可樂下面壓著一張信紙,信紙上的鋼筆字跡十分清晰。
“這聽可口可樂原來是放在哪兒的?”西澤問道。
“是在廚房的冰箱裡。”青木回答,“我女兒最愛喝冰鎮的可口可樂,所以我家冰箱裡總是備有大量的可口可樂,不承想有人藉此投毒害死了惠子……”
西澤開啟冰箱看了看,又回到惠子的閨房。他拿起桌上的一張信紙看了看,問助手明智三郎:“這些信紙都鑑定過了嗎?”
“是的,經鑑定,上面的字跡和指紋全是惠子的,信紙上寫的都是有關失戀的詩句。”
“青木,你女兒戀愛了嗎?”西澤問。
“是的,”青木答道,“由於我不同意她小小年紀就談情說愛,所以她與男朋友在幾天前分手了。”
西澤又抽出那張壓在可口可樂下的信紙,端詳了一會,問道:“那聽可口可樂一直都是壓在這張信紙上的嗎?”
“是的,沒有人動過它。”青木答道。
西澤思考了片刻,判斷說:“這聽可口可樂不是惠子從冰箱裡取出來的,而是兇手拿來讓她喝下的!”
請問,西澤警官為何這樣判斷?
推理答案:
從冰箱取出的可口可樂接觸室溫後,鐵筒外凝聚的水珠會消溶,弄溼那壓在下面那張信紙上的鋼筆字跡。而這半聽混有氰化物的可樂鐵筒外是乾的,絕非取自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