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在路上,有一個穿著整齊和一個衣著破爛的人相向走去,地上有一錠金子。
兩人同時看到了金子,隨即爭搶了起來,互不相讓,衣著整齊的人說:“這金子是我的。”
衣衫破爛的人說:“是我先看到的,這金子應該是我的。”
路過的人看到兩人爭搶,無不指責穿衣整齊的人,他們認為既穿著這麼整齊,一定是有錢的人;那個衣衫不整的邋遢人,一定是一個窮人。身為有錢人,為什麼還要跟窮人去搶那一點點的財富,為什麼不知道同情窮人,幫助窮人呢?
大家都猜想穿著整齊的人一定是個吝嗇又自私的守財奴。
兩人爭辯不休,誰也不讓誰,最後只好去當地的官府,讓法官來定奪。
經過一番查證,最後法官對衣衫破爛的人說:“你雖衣衫不整,但卻是當地有錢的大戶,竟然和一個窮人去爭搶金子,真是讓人覺的羞愧。”
後來人們才知道,這位衣衫不整的人,是當地米鋪的老闆,非常有錢,只因為人邋遢,不愛梳洗打扮,才穿著破爛。
而那位穿衣整齊的人是一位貧窮的人,這錠金子是他因母親生病,四處借來的,不料不小心丟在了路上,人雖貧窮,但卻不忘打理自己。
最後官員把金子還給了這位衣著整齊的人。人們這才意識到,外表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在沒有知道真相之前,切不可過早的下結論去評判是誰的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