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狗捉住一隻野兔,時而咬他,時而舔他嘴唇。野兔制止獵狗說:“你這傢伙,你或者別咬我,或者別親我,我才好知道,你到底是我的朋友,還是我的敵人。”
這故事適用於態度曖昧的人。
2
蚊子落在公牛的角上,停了很久。他要離開的時候,問公牛願不願他離開。公牛回答說:“你來時我不知道,你離去我也沒感覺。”
這故事適用於軟弱無能的人,這種人無論在與不在,都既無害處,也無益處。
3
核桃樹生長在路旁,行人都用石頭打他。核桃樹暗自嘆息說:“我真不幸,年年都給自己招來侮辱和苦惱!”
這故事適用於因行善而感受苦惱的人。
4
有隻狐狸被捕獸器夾斷了尾巴。他受了這種侮辱,覺得日子很不好過,決意勸別的狐狸都去掉尾巴,大家一樣了,自己的缺點就好掩飾過去了。他於是召集所有的狐狸,勸他們都割掉尾巴。他說,這東西既不雅觀,又很累贅。有一隻狐狸插嘴說:“朋友,如果這不是於你有益的話,你就不會勸我們割掉了。”
這故事適用於這種人,他們勸告鄰人,不是出於好心,而是為了於自己有利。
5
幾隻飢餓的狗,望見河裡泡著獸皮,但夠不著,他們商量,先把河水喝乾,就可以夠著獸皮了。結果,沒等夠著獸皮,這些狗都喝得脹破了肚皮。
這故事適用於這種人,為了追求毫無把握的利益,去從事辛苦的工作,結果,沒等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就已經力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