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瀚海的“對聯一族”中,有一種“無情對”。此種對聯,上下聯可謂風牛馬不相及,兩邊對的內容越隔得遠越好。但細讀起來,則又字字相對,十分工整、巧妙。品賞這類對聯,最能使人領略漢字的無窮妙趣。
明成祖朱棣曾對文臣解縉說:“我有一上聯‘色難’,但就是想不出下聯。”
解縉應聲答道:“容易。”
朱棣說:“既說容易,你就對出下聯吧。”
解縉說:“我不是對出來了嗎?”
朱棣愣了半天,方恍然大悟。
“色難”一語,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件很難的事。
解縉所對“容易”,見於西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於戲!可乎哉?可乎哉?談何容易!……今則不然,反以為誹謗君之行,無人臣之禮,果紛然傷於身,蒙不幸之名,戮及先人,為天下笑,故曰談何容易!”意思是在君王面前指陳得失,不可輕易從事。
解縉巧借“容”為容貌之意,與“色”(臉色)恰成小類對,“易”與“難”則是一對反義詞,極為工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