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驅直入

[ 民間故事 ]

  長驅直入[cháng qū zhí rù],驅:快跑;長驅:策馬快跑;直入:徑直進入。迅速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形容進軍迅猛順利。用來表示軍隊以不可阻擋之勢向前挺進,深入敵方心臟。

  公元219年,曹操為奪取戰略要地荊州,與劉備在這一帶酣戰。劉備的大將關羽用重兵圍住了襄陽,曹操的堂弟曹仁固守襄陽毗鄰的樊城,處境相當困難。

  這年七月,曹操派虎威將軍于禁率軍增援曹仁。不久,樊城這一帶連降大雨,漢水氾濫。關羽乘機引水去淹曹軍,結果於禁全軍覆沒,被迫投降。

  由於洪水衝進樊城,曹仁處境危急。一些部將勸他放棄樊城,乘船退走。但有人極力反對,說是水勢不可能一直這樣大,過些時日會退去,還是緊守為好。曹仁覺得有理,決定緊守樊城。

  不久,曹操又派大將徐晃率軍去樊城解圍。徐晃老謀善算,暫不將部隊直接開到樊城,而在稍遠之處駐紮下來,然後派人用暗箭把信射入樊城,與曹仁取得聯絡。

  正好曹操還在組織其他兵馬增援,得知徐晃的行動非常贊同,要他等待各路兵馬到齊,一併開向樊城。

  當時,劉備一部分軍隊駐在離樊城不太遠的偃城。徐晃帶領一些軍隊來到偃城郊外,故意挖掘陷坑,似乎要截斷偃城軍隊的退路。駐軍中計,匆匆撤離偃城。於是徐晃輕而易舉地取得了這座城池。

  這時,曹操組織的十二路兵馬已經趕到。於是徐晃和這些兵馬會合起來,打算和曹仁內外夾擊關羽。

  關羽在圍頭和四冢兩處地方駐有軍隊。徐晃表面上裝出要進攻圍頭的樣子,實際上親率大軍進攻四冢。等關羽發現徐晃主攻的方向時,為時已晚。匆匆趕到四冢的五千兵馬很快被徐晃擊敗。

  接著徐晃率領部下,一直衝進了關羽對曹仁的包圍圈中。關羽的將士不敵敗走,襄陽,樊城終於解圍。

  徐晃的捷報傳到曹操那裡,曹操立即寫了慰勞令,派人送到前方。令中寫道:“我用兵三十多年,所知古代善於用兵的人中,沒有一個人能像你那樣長距離不停頓地策馬快跑,一直往前,衝入敵人的包圍圈中。”

  像故事裡的戰爭一樣,如果非得來個硬碰硬,那必定是會敗得一塌糊塗。所以大多時候一定要運用智慧來獲得最終的勝利,就拿學習來說,盲目的看書是沒有效果的,你必須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你需要去探索,這樣你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哦!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