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大學者俞樾,字蔭甫,號曲園,是當代著名“紅學家”俞平伯先生的祖父。他一生著作等身,晚年在杭州西子湖畔的“詁經精舍”講學。
俞曲園擅長屬對,他的許多佳作廣為流傳。
有一次,他與夫人姚氏一起遊覽靈隱寺,在飛來峰下的冷泉亭旁,看見了明代大畫家董其昌為冷泉亭寫的一副對聯:
泉自幾時冷起?
峰從何處飛來?
姚夫人盛讚這副對聯寫得妙,就請丈夫也用對聯作答。俞曲園隨口答道:
泉自有時冷起;
峰從無處飛來。
姚夫人聽後,笑道:等於沒說,我看是:
泉自冷時冷起;
峰從飛處飛來。
姚夫人的回答果然更有趣,更深邃,兩人不禁相對大笑。
幾天後,他們的二女兒繡孫來看望父母。她自幼耳濡目染,所以也頗通詩文。
俞曲園向繡孫講了之前他們夫婦答對的事,請女兒也作一副對聯作答。繡孫微皺蛾眉,沉吟片刻,笑著答道:
泉自禹時冷起;
峰從項處飛來。
老人聽後覺得女兒答得有些奇怪,就問女兒:上聯的‘禹’,指的是治水的大禹,下聯這‘項’指的是?
繡孫回答說:“難道父親知道有大禹治水,卻不知道有項羽拔山嗎?要不是他把這座山拔起,它又怎麼會飛到這個地方來呢?”
俞曲園這時口中正含著一口茶,還沒嚥下,但聽女兒這麼一解釋,忍不住“哧”地一笑,嘴裡的茶水噴了滿地,一家三口全都捧腹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