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巧成拙

[ 民間故事 ]

北宋時期一個有名的畫家孫知微。

  有一次,成都壽寧寺請他為寺院畫一幅《九曜圖》。

  他畫好草圖以後,因為有事外出,就把弟子們找來,說:“這幅畫的輪廓我已經畫好了,剩下著色的工作,你們幾人接著做吧,一定要認真做好。”

  老師走了以後,弟子們準備上色,可是,忽然發現圖中水星菩薩的侍從童子手中拿的水晶瓶是空的。

  一個學生說:“老師平時畫瓶,總要在瓶上畫一束鮮豔的插花,這一次可能匆忙當中忘了畫上,我們給畫上吧。”

  大家都贊同他的意見,於是,他就在水晶瓶上很用心地畫上一枝粉紅色的蓮花。

  第二天,孫知微歸來。

  當他看到水星菩薩的侍從捧的瓶子中居然冒出一朵蓮花時,氣憤得吼叫起來:“《道經》中說,這水星菩薩的水晶瓶不是插花用的,而是用來鎮妖伏水的寶貝。瓶中根本就沒有什麼花草,如果添上花,它就不是神物而是一隻普通的花瓶了。你們這是弄巧成拙啊!”

  弟子們一個個嚇得低下頭去。

  弄巧成拙[nòng qiǎo chéng zhuō]:比喻想耍巧妙的手段,結果反而壞了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