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巧對聯進考場

[ 民間故事 ]
  一:

  某秀才鄉試屢考不中,雖致家貧如洗,仍屢敗屢戰。

  又一年應考之日,他因交通不便而姍姍來遲,待他講述了一路艱辛後,主考官頓生同情之心,就用他所述經歷為題擬一上聯試其才。

  聯日:

  一葉孤舟,坐著兩三位騷客,啟動四漿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

  此聯嵌入“一”到“十”的十個數字,欲工整應對,確有一定難度。

  慶幸的是,這位秀才還頗有些真才實學,他稍加思索後,即對出下聯:

  十年寒窗,進過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年一定要中。

  此聯數字變順為倒,仍嵌十數,且言辭懇切,真實感人;主考官聽罷,亦深歎服,於是破例準考。

  二:

  無獨有偶,類似的幸運也曾降臨清代詩人宋湘身上。

  某年院試,宋湘因故遲到,門吏不准他入內,主考官聞聲走出,問其遲到緣由。

  交談之中,宋湘應對迅速,語極機智,主考官愛其才,於是出一聯命對。

  聯曰:

  急水推沙粗在後

  此聯所述雖為一種自然現象,但“粗在後”卻有暗寓戲謔之意——沒啥本事(粗)的人才遲到(在後),亦即說宋湘沒啥本事。

  聰穎的宋湘聽出聯中的言外之意,迅速應對道:

  風車放轂秕先行

  此聯對之以生活常識。 “秕”即“不飽滿的穀子”, “秕先行”喻指先進考場者好出風頭、沒啥本事(秕)。其言外之意正是:我這個後來(在後)者才有真才實學(乃飽谷)呢!

  見宋湘的應對如此精當,主考官當即含笑放其入試場。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一字千金的故事
下一篇: 拜謝天地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