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價”的生意經

[ 現代故事 ]
賈革擔任中學校長時因為在會上把“烈士先進事蹟報告團”說成“烈士報告團”,所以犯了錯誤,被雙解除(黨籍,工籍),回家跟妻子種蒜頭。天道酬勤,蒜頭獲得了豐收,而且長得很好看,個頭大瓣塊勻稱。

  這天集日,賈革挑了一擔上集市賣,本想要價高些,又覺得早點賣完回家為好,還是隨行就市吧。

  一會兒,一個老漢也挑來一擔蒜頭挨著賈革擺賣。老漢的蒜頭哪比得賈革的好,個頭小的多,大的少,眼看就是次等的,偏偏老漢也叫同樣的價。賈革心裡冷笑,等我賣完,你再賣吧。

  買主陸續來了,都圍著賈革的蒜頭,七分八腳地挑選蒜頭剝蒜皮。

  “不準剝皮”。賈革大聲叫喊。

  買主用怪異的眼光瞄了他一眼,個個丟下蒜頭,轉身去買老漢的,同樣是挑挑揀揀,剝皮的剝皮。老漢不在乎這些,隨買主的意。不到一個鐘頭的時間,老漢就賣完了蒜頭,撿起扁擔和袋子高高興興地走了,地上留下一些白白的隨風飄來飄去的蒜皮。

  賈革看著這些飄動的蒜皮,不禁猛拍大腿嘆道:“哎——堂堂一箇中學校長,頭腦竟不比一個老農開竅”。

  第二個集日,賈革又挑了一擔蒜頭上集市,擺攤後,抬頭望望,看見賣蒜頭的這一排比以前長了好多。

  “多少錢一斤蒜頭?”買主問

  “兩塊錢”賈革答

  “能便宜一些嗎?”買主討價

  “不講價”賈革乾脆地回答,買主轉屁股就走了。

  ……

  因為賈革堅持不講價原則,好不容易賣了10多斤蒜頭,集市上就沒有幾個人了。

  回到家妻子點撥他:“做生意要給買主砍價,不讓人家砍價就賣不了貨。”

  第三個集日,賈革挑了一擔更重的蒜頭趕集。

  “怎麼賣”?買主手指著蒜頭問。

  “兩元。”賈革馬上回答。

  “優惠點,一塊八”

  “行”

  又來三個買主問:“蒜頭一斤多少錢。”

  “優惠價,一塊八。”賈革爽快地回答。

  “一塊五行了,我們每個人買幾斤”買主砍價。

  “一塊五就一塊五,給你們。”賈革有點心疼還是答應了。

  這下來了五個買主:“蒜頭什麼價?”

  賈革遲疑了一下回答說“每斤一塊五”。

  “哎呀,人家選過了的,一塊二,賣不賣?”

  賈革為難地說:“那就一塊二吧。”

  來了一箇中年婦女,用腳指著兩個半袋蒜頭問:“價多少?”

  賈革心裡覺得不是滋味,無奈地說:“一塊二”。

  女人大聲地說:“都是尾貨了,還賣一塊二,一塊錢。我買完算了,你再耗,也賣不完的。”

  賈革半天不吱聲。

  女人大嚷道:“大老爺的,爽快點,賣不賣,不賣就拉倒。”

  賈革小聲的說:“你要全買,就賣給你。”

  女人說:“這樣還差不多。”

  女人扛著一袋蒜頭走後,賈革摸一摸癟癟的錢包,又琢磨“砍價”這個生意經,頭搖得象撥浪鼓一樣。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