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6日,由於病重實在不能堅持的她住進了慕尼黑的克林醫院。隨之,德國時任總理施羅德專程前來醫院看望她,在勸她安心養病後,由衷稱讚她是“德國兒童的‘陽光媽媽’”。
早在2008年5月,施羅德就到過她收養囚犯子女的“陽光之家”,曾感慨地說:“是應該給這個特殊群體一點陽光了,真沒想到這縷陽光竟是來自遙遠的中國。”
是的,她是中國人,她的名字叫李愛蘭。
李愛蘭出生於四川成都。在德國柏林大學獲得動力學碩士學位後,雖說國內有多家公司邀請她回國發展,開出的待遇也不菲,可她堅持留在德國。很快,她就被德國一家建築機械公司聘為工程師。不久,她嫁給了在慕尼黑一家電子公司擔任高階工程師的萊位元。
她為什麼對德國情有獨鍾,只因她心中有一個夢。
2007年的母親節,她的夢如同長著翅膀,飛進了一位服刑母親的心靈,給這位母親的心扉投射進了一抹明媚的陽光,不,給所有做了母親的女囚犯帶去了陽光和溫暖,更是感動了千千萬萬德國人。
母親節這天上午,在巴伐利亞州女子監獄服刑的婭娜突然接到獄警的傳喚,要她去見一個人。這可是她服刑5年第一次有人來探視她,這人會是誰呢?
婭娜跟著獄警走進會見室,看見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金黃色的長髮波浪般地披在肩上,深藍色的大眼睛,紅潤的臉龐……啊,宛然就是一個年輕的自己。婭娜看呆了,口中喃喃地說:“天哪,你就是我的女兒塔裡嗎?”“媽媽,我就是塔裡!”塔裡說著,撲到母親懷裡,眼淚泉水般地湧了出來……
這時,獄區的廣播響了,主持人在一遍又一遍地祝福著,祝賀全獄區身為母親的女犯們節日快樂!廣播中還說,他們已在慕尼黑電視臺釋出訊息,願女犯們的子女都來探監,祝自己的母親節日快樂。今天,塔裡是第一個。
是的,隨著廣播在獄區的上空響遍,監獄中的母親們被感動了,獄區中所有的人被感動了……
事情得回溯到2003年4月,那天,李愛蘭去克林醫院檢查身體,順便去婦產科看望一位做主持醫生的朋友,當時的一件事讓她感慨萬端:一個年齡大約十二三歲的小女孩竟然要做人流手術!朋友說,造孽呀!女孩剛上初中,卻不知道是誰讓她懷孕的。看到女孩那淒涼無助的眼神,李愛蘭難過極了。就在那時,李愛蘭便萌生了收養女孩的想法。朋友提醒她:“女孩可是有媽媽的啊!”
原來,女孩是一位單身媽媽的私生女。一年前,女孩的媽媽因失手捅死了調戲自己的歹徒,被判刑10年。在服刑之前,這位單身媽媽讓女兒去找未曾謀面的父親。
李愛蘭對朋友說:“這個沒問題,只要孩子的媽媽一出獄,我就把孩子還給她,而且不要任何報酬。”
為了不拖累丈夫,李愛蘭決定與丈夫進行財產分割,透過司法程式,丈夫只要了房產與轎車,26萬馬克現金全部劃到李愛蘭的名下。
2003年10月,李愛蘭又收留了一位12歲的小男孩範小明。範小明父母都是越南人,後來定居德國。母親因販毒被槍決,做黃金生意隨之也垮了的父親被追債人挖去了雙眼,範小明只好流浪。
不久,李愛蘭又收留了母親被判了15年而正在服刑的一個叫芭絲的小女孩。
拯救孩子,就得要讓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於是,李愛蘭在慕尼黑東郊大約10公里的地方找了一處小院,作為孩子們的學校兼居所,她就將這個小院取名為“陽光之家”。
是的,施羅德當年來到的正是這個地方。
為了讓更多的服刑人員的孩子能享受到人間的“陽光”,李愛蘭還找到巴伐利亞州監獄管理局,讓他們幫助選擇更多的犯人子女去她的“陽光之家”。監獄管理局局長聽了,非常感動,說:“你這是在幫助我們,這樣會讓罪犯更安心地服刑。”
如此一來,她的“陽光之家”先後有了66個孩子。
為了配合巴伐利亞州女子監獄做好對犯人的教育與感化工作,2007年的母親節,李愛蘭帶了一些孩子來到了監獄,其中就有那個2003年曾在克林醫院做人流手術的女孩。是的,當年的那個女孩就是塔裡。
那天上午,塔里拉著媽媽的手,在獄區邊走邊談,談中國媽媽對她的關懷與教育。塔裡還為母親梳頭、洗腳。婭娜拉著李愛蘭的手,再次止不住淚水長流,“謝謝你中國媽媽,你為我培養了這麼好的女兒……”
這一天,李愛蘭帶去的連同塔裡共是20名孩子,讓20位媽媽得到了快樂和幸福。
是陽光,就能最廣泛地照臨。2008年5月,慕尼黑又有兩所“陽光之家”成立了。緊接著,柏林、萊比錫、德雷斯頓等城市也有了一家又一家“陽光之家”問世。雖說它們並非由李愛蘭所開辦,但比她開辦的更有意義,因為人們是在她的愛心感召下,使得更多的愛化作了一道道絢麗的光芒。這樣,那些原本在陰暗寒冷中瑟縮著的更多的孩子就可以在溫暖的陽光中好好成長了。
不幸的是,由於李愛蘭嘔心瀝血地照料孩子們,她累病了。生病時她也不休息,她的病也就越來越重。看著一天更比一天憔悴的妻子,丈夫萊位元非常愧疚,說:“我不該與你分割財產,這樣,你也許不會這麼勞累。”李愛蘭深情地拉住丈夫的手說:“不,是我對不起你。我的力量不夠,是你幫了我不少忙,在這裡我謝謝你了。”
那天,李愛蘭還對丈夫說出了自己為什麼要收留這些德國兒童的原因:“我小時候家中很窮,是因了一位德國外教的資助,才得以讀書,來德國留學。這位德國老師小時候因母親犯了罪,也有過不幸的童年。但他知道奮起,改變了自己命運的他後來幫助了很多人。我所做這一切,不過是知恩圖報,將德國老師的愛心傳下去。”
人生有夢,原來這夢就是感恩。
李愛蘭在病重住院期間,慕尼黑共有120多位女士表示願意繼續她的愛心,接過“陽光之家”,以施惠於更多的人。最後,李愛蘭選擇了剛剛出獄的婭娜作為她的傳承人。因為早在那次監獄的接觸中,她已相信婭娜懷有著一顆感恩的心。
李愛蘭不久前去世了,然而,她並沒有死,她那感恩的愛的陽光永遠會照徹世界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