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保險業的迅猛發展,分紅險已成為保險消費者和保險公司眼中的“香餑餑”。據統計,2012年人身保險業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2%,分紅險業務佔整個保險業的76.2%。面對這個在保險市場上日益崛起的新秀,人們不禁要問,分紅險真的就那麼牛嗎?它有哪些優勢?投保時應注意些什麼?在這裡有關保險理財專家為你釋疑解惑。
分紅險優勢在於長期保障與投資
小王購買的分紅保險保單已到期,她來到銀行辦理了滿期金領取手續。對於領到手的滿期金和累積紅利,是繼續買分紅保險,還是抄底轉投股票或基金,小王有所迷茫。
“如果這5年你把錢放在股市,很可能本錢損失很大;你買了分紅險,既有保險保障和保證收益,這5年還將獲得紅利,這意味著在獲得保障的同時還多了一份收益。”理財規劃師提醒小王,她目前是家裡的經濟支柱,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負擔重,投資一定要謹慎,應該注意分紅保險的長期保障與投資。
像小王這樣想借助金融理財獲得收益是很多人的願望。多數投資者總喜歡把分紅保險與銀行存款、股票、基金等理財產品進行比較,而且單一用“收益率”衡量分紅產品和其他金融產品的優劣。業內人士指出,分紅保險最基本的屬性仍是壽險的保障功能,如人身保障、滿期給付等,保險責任和保險金額在保險合同中都有明確的約定,對客戶來說,一旦簽訂分紅保險合同,在合同有效期內,不管紅利分配多少,保險合同所載明的除分紅外的其他保險保障和保證收益均不會變動。
此外,與銀行理財產品及股票、基金有所不同,分紅保險的保證收益將由保險公司兌現,紅利分配依據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而定。多種理財產品並沒有可比性,畢竟分紅保險的最大優勢是其為客戶提供人身風險保障。
資料顯示,分紅保險早在2000年就由中國人壽從國外引進並推向市場,主要滿足在保險保障和保證利益基礎上客戶追求更多收益的需求。自分紅保險推出後,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目前分紅保險已成為壽險業務發展的主打產品。以中國人壽為例,截至去年底,分紅保險為5128萬客戶提供保險服務,累計給付各項死亡和生存保險金2635億元。
儘管分紅險滿足了客戶的多方面需求,但其收益來源一直不為很多人所熟知。業內人士介紹,分紅險多以長期提供保障為主,保險公司對於分紅險的資金多選擇長期投資。以中國人壽為例,其在投資管理方面就廣泛地選擇投資品種,一方面透過債券、大額協議存款、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等固定收益品種進行投資,創造長期穩定的利息收入,有效平滑投資收益;另一方面作為資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公司也有機會透過投資股票獲得收益。
不過,分紅險的總投資收益率也會隨著資本市場的跌宕起伏而發生變化。但相比資本市場總體水平,分紅險的總投資收益率的波動卻沒有那麼大,這與保險公司投資政策規定及資金匹配的長期穩定特性相關。市場對保險資金的長期投資較為看好,這與投資渠道不斷放寬不無關係。
據瞭解,近年來,保險資金渠道加速開放,2006年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放開,2010年非上市股權及其相關金融產品、不動產及其相關金融產品放開,都為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分散傳統渠道投資風險,匹配長期負債創造了條件。隨著近期13項保險資金運用政策將陸續推出,未來保險資金將有望參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融資融券等業務,這將有助於分紅險不斷提高收益,讓更多客戶分享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並進一步推動分紅險市場的快速發展。
投保時需注意的五點
針對近期考慮購買分紅險的投保人,保險專家給出如下建議:
一是按需投保。分紅險涵蓋的範圍較廣,主要有養老、教育、身故保障等,投保人須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相應的產品。分紅險產品可以再附加各種健康險、意外險或者定期壽險等產品的搭配,能很好地滿足醫療和保障需求。當然還要關注額外保障。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條款,卻可為投保者帶來許多額外的貼心保障。如福佑雙鑫保險保障計劃提供“重大疾病保費豁免”,在向被保險人給付第一次重大疾病保險金後,將豁免附加合同以及主合同的此後各期保險費。這意味著被保險人一旦喪失工作能力,斷絕收入來源,依然可以靠有該條款的分紅險,獲得一份穩定的現金來源。
二是分紅險的首要功能是為被保險人提供風險保障,不要對投資收益期望過高。很多消費者在投保分紅險時都錯誤地報以比銀行存款高得多的預期,往往一聽說有很高的回報,就匆匆投保。有的人囫圇吞棗地溜一眼合同條款,有的甚至連看也不看就簽上大名,對免責、退保條款一概不知。這顯然是不理性的投保行為,更是一種危險的投資行為。
三是以往收益僅做參考。分紅險的收益隨投資收益波動具有不確定性,今年的業績好並不代表明年也會有同樣的收益。由於分紅險的收益率並不能提前固定和量化,產品的演示利率僅僅是作為參考,因此投保人需對有意向的保險公司多作了解,包括該公司的運營情況、行業評價、以往分紅水平、投資經營風格、代理人的專業程度、公司服務水平等。
四是堅持長期投資。不宜將銀行保險產品與存款、國債進行簡單、片面比較。分紅險必須長期投資才能有較好的收益,因此投資者必須具有持續的繳費能力,如果中途退保則可能面臨損失。
五是進行合理的組合投資。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分散投資,而不該將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一個保險品種上。投保比例佔整個家庭收支結餘的10%~30%為宜。保險規劃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讓家庭生活更安穩和幸福,不要因為一味追求過高的保險金,而影響了現在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