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大學畢業,我考取了到農村基層鍛鍊的公務員,分配到山區鄉政府工作,巧的是大學同班同學汪強也考取了同一性質的選拔生,同齡同年和我分配到同一鄉政府工作。
那時候天藍藍,水藍藍,我和汪強還是很單純的學生,基本沒有任何理財意識,我們拿著400多元一月相同的見習工資,而家裡父母同為下崗工人,沒有經濟上的任何支援,我們生活過得相當清苦。
但汪強是個“樂天派”和“月光族”,工資一到手,除了支付伙食,就是維持大學裡的生活方式,買書買光碟,上網打遊戲,無聊的時候也不找點兼職乾乾,白白浪費大好的青春年華;而我就是個典型的“葛朗臺”和“守財奴”,母親從小教育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靠著秉性,我札記著每筆的收入和開支,一個月能從牙縫裡省下100來塊錢,另外我還維持著大學裡努力寫稿的習慣,業餘努力當自由撰稿人,平均每月也有兩三百的稿費收入。加上平時和過年發的福利獎金,開源節流下來,工作第一年,我竟然攢了5000塊錢,這是我人生理財能夠啟動的第一桶金。
5年後,工資隨物價水平不斷上漲,2005年的時候,每月已經有800多塊錢了,期間,我在銀行的定期儲蓄達到了50000塊錢。那時候,城裡的商品房價格是每平米600多塊錢,我意識到自己27歲的年齡該談婚論愛了,便毅然動用全部儲蓄一次性付款買了一套80平米的兩室一廳,驕傲成為了“有產”一族,而汪強沒有任何儲蓄計劃,更沒有理財的規劃,依然屬於“無產階級”。
2008年,工資漲到了1300塊錢,但是當地商品房價格已經漲到了每平米2000塊錢,通貨膨脹的跡象已經很明顯了。雖然我不是學金融的大學生,但是每個月的工資從可以買一個多平方到可以買半個多平方,這樣簡單數學邏輯誰都會算會比較,這裡面蘊涵的重要資訊和道理我還是懂的。那時,我把2005年到2008年三年重新儲蓄的50000塊錢定投購買了貨幣基金,安然度過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2009年初機會又來了,市裡搞經濟適用房政策,也照顧了我們這些外來的大學生,每人給了一套100平米的指標房,價錢為1000元每平方,是市面商品房價格的一半,我咬咬牙,贖回全部貨幣基金,首付一半,另外的50000元按揭。而汪強固執認為經濟適用房質量肯定不怎麼樣,還嘲笑我怎麼甘做房奴,因此放棄了這一指標,繼續住在他的單身集體宿舍裡。
因為工作表現不錯,鍛鍊期滿,我和汪強先後調進了市委機關工作。愛情的春天終於來了,因為年紀輕輕,手裡握有兩套房產,在物質觀盛行的大潮流下,女孩子對我這個公務員是趨之若鶩,我成為了適齡青年中的香餑餑,底氣足了,漂亮的靚女和有才的才女隨便挑隨便選。到2012年的時候,我已經成家立業,擁有了美麗的妻子和一個兩歲的兒子,不但早已還清了50000元貸款,還把手中兩套房裝修得漂漂亮亮。一套100平米的小三房自住,一套80平米的二房出租給了汪強。因為是同學加兄弟的關係,市價800元的房租只象徵性收取了400元每月的折舊費。
僅僅因為汪強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談了好幾個女朋友都吹了,士氣非常低落,經濟非常潦倒。2012年的汪強終於有了點理財意識,開始剋制消費,手頭慢慢積攢了兩三萬塊錢,這時候我們的工資加到了2000元每月,可是市面上最便宜的商品房也漲到了4000多塊錢每平米,每個月的工資連半個平方也買不到了!人民幣持續貶值、通貨膨脹厲害的大勢所趨是誰也無法阻擋的,汪強手頭那點可憐的錢連30%的首付也不知道要攢到猴年馬月。雖然國家進行了多次宏觀調控,但是現在小城市房價環比依然是節節攀升,工資連應付日常油鹽柴米的民生也是如此艱難,如果沒有買彩票中大獎,他這輩子估計是再也買不起商品房了!
現在汪強的爸媽經常來探親,看到我擁有兩套漂亮的房子,總是會數落他不爭氣,怎麼不好好向我學習?汪強的臉總是紅紅的,頭放得低低的。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說如何安慰,咳,兄弟,你知道我們的差距究竟在哪裡麼?從開始同一條平等的起跑線,10年下來我的進取意識、前瞻意識一直在超越你!比如今天,我敏銳地捕獲到一條重要資訊,市裡今年將興建大學生公寓,還沒有房子的大學生將抽籤獲得35平米公寓的平價購買權。我興沖沖地跑去告訴汪強:兄弟,你可別嫌房子小,該出手時當出手,這可能是你今生擁有房子的最後一次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