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的電視媒體置身於“限娛令”、“限廣令”、“限外令”等政策環境中,而無法盡情取悅廣告主時,網際網路影片企業卻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機。如今,各個行業的廣告主們已經認可和重視網路影片的廣告模式,開始逐步加大投入。
7月30日,艾瑞諮詢釋出的分析報告指出,2012年第二季度中國網路廣告市場規模再創新高,達到189.3億元,環比增長34.7%,呈現明顯增長態勢。雖然受到宏觀經濟增速下滑的影響,廣告市場仍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而網際網路廣告市場增長的原因,可以透過一系列資料分析查詢。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路影片使用者規模增至3.50億,半年內使用者增量接近2500萬人,而網民的影片使用率由2011年年底的63.4%提升至65.1%。使用者基數和使用率的不斷提高,使得網際網路影片廣告市場處於快速擴張期。
中國影片廣告市場的發展趨勢,從網際網路代表企業騰訊的財報中可以窺見端倪:8月15日下午,騰訊控股有限公司釋出了截至2012年6月30日未經稽核的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綜合業績報告。財報顯示,騰訊網路廣告業務收入為8.797億元,比上一季度增長62.9%,比去年同期增長71.7%。而騰訊網路廣告的快速增長是由於社交網路上的效果廣告及網路影片平臺上的品牌展示廣告收入快速增長所導致,其中騰訊影片平臺的收入季比翻番。
例如,借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東風,僅騰訊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就贏得了50家著名廣告主青睞,數量位居各大門戶之首。從廣告主構成看,分別來自服裝、日化、汽車、金融、家電、電商等12個領域,既有可口可樂、寶潔、寶馬、麥當勞、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大品牌,也有李寧、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上海大眾等國內企業巨頭。
然而,在中國網際網路廣告形勢一片大好的背景下,美國市場研究機構ComScore近期釋出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全球12家最大的廣告主購買的網路廣告中,有近30%的內容根本沒有被人觀看過,有一個受到人們忽視的“廣告盲區”。對此,ComScore廣告效果部高階副總裁安妮·亨特(Anne Hunter)解釋說:“這是因為‘廣告被送達’與‘廣告出現在使用者電腦桌面’是兩回事。網路廣告沒有被使用者觀看的原因包括:廣告在網頁上的位置不明顯,或者在廣告出現之前使用者已經跳轉到新的頁面。”
事實上,國外網路廣告行業的專業人士正在思考的問題是:網路廣告怎樣才能被觀看?換句話說,他們已經設想,在使用者離開網頁之前,載入在該頁面的網路廣告應該完成什麼樣的任務,才能確保能夠對訪問該網頁的人產生影響。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網路廣告至少要有50%的內容能夠被使用者在1秒鐘時間內瀏覽,廣告才會有效果。
面對網際網路領域存在的“30%廣告盲區”,騰訊影片如何解決呢?
對此,騰訊影片表示,以先進的技術和平臺優勢,騰訊影片可以避免“30%廣告盲區”的存在。因為,基於iSEE內容精細化運營戰略,透過騰訊智慧分析,騰訊影片可以輕鬆實現使用者細分,取得廣告精準投放的效果,讓特定的使用者看到特定的廣告。與此同時,騰訊影片平臺不是一個孤立的平臺,而是透過騰訊內部平臺之間的聯動與協同,將營銷資源覆蓋至騰訊網的各個平臺,整合各個平臺的內容,增強使用者黏度,從而有效地提升營銷價值,達到營銷效果最大化。並且,由於形成了影片資訊化、社交化和互動化的運營模式,騰訊影片的營銷渠道不單單侷限在其影片網站平臺,而是向多個平臺發散,能夠與多個平臺的使用者無縫對接。
此外,騰訊影片打通微博和SNS後建立的關係鏈,也成為提升騰訊影片營銷價值的核心因素。以興趣圖譜和社交圖譜為代表的關係鏈模式已成為當今網際網路的主流模式,騰訊影片在無形之中將兩種關係鏈整合,使其營銷的深度和準確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因此,騰訊影片不僅可以讓更多的使用者享受精彩的視聽內容,而且可以滿足廣告主在一站式的線上整合營銷中對品牌曝光、互動參與、實效轉化等多方面的需求,遮蔽“30%廣告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