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梅:東鵬陶瓷擺脫價格戰

[ 現代故事 ]

 去年伊始,接踵而來的經濟緊縮政策如同一道道緊箍咒,火熱的中國經濟迎來了寒冬。“其實今天的世界不比過去更復雜,只是有更多的人用更復雜的語言和方式在談論它。”隱形冠軍理論提出者赫爾曼·西蒙認為,即使在目前各種技術和新經濟不斷出現的年代,“簡單制勝”的法則並沒有改變,例如“聚焦”與“專注”。與此同時,市場遊戲規則已悄然改寫,價格競爭曾是許多企業跑馬圈地的法寶,但是現在它成為企業陷入困境的最大殺手。

  “我們也受到過低價搶佔市場的誘惑,後來發現這是以損害企業和消費者的長遠利益為代價的。”在東鵬陶瓷常務副總裁孫麗梅看來,做好品牌才能擺脫價格戰的紅海競爭,品牌是企業順利過冬的厚厚棉衣。中國的陶瓷技術廣泛用於高階產品的製造中,但為何眾多陶瓷企業在低端競爭中煎熬、當寒冬襲來時手足無措,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品牌缺位。赫爾曼·西蒙認為,做企業就像體育比賽的跑步專案,一個運動員不可能既參加100米跑,又參加馬拉松比賽。不同的戰略選擇決定了企業不同的成長路徑,也決定了誰能走得更遠。2011年,地產商放棄裝修利潤,降價促銷,這也極大地影響了陶瓷行業的發展。然而,正是這一年,實施品牌戰略的東鵬陶瓷逆勢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

  擺脫價格戰,說易行難。赫爾曼·西蒙的觀點是:“一件產品只有比其他同類質量好20%以上,其價格才能比同行高10%。”只有持續聚焦主業,不斷提高質量,才能控制價格,而這正是以創新與精細化管理為前提的。唯有激烈的市場競爭,才能誕生強大的品牌,它們往往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與競爭對手不一樣的路。東鵬陶瓷即是如此,為了探究它逆勢增長的奧秘,《新營銷》記者採訪了東鵬陶瓷常務副總裁孫麗梅。

  不打價格戰

  《新營銷》:併購在其他行業很常見,陶瓷行業卻很少發生,為什麼?

  孫麗梅:每個陶瓷企業的企業文化、營銷模式是不同的,同時,陶瓷的生產裝置更新換代非常快。例如我們在清遠基地的生產線,投資額高達數億元自動化程度相當高。併購是為了讓企業的技術、裝置更新,如果併購物件沒有先進的技術和裝置,併購不見得帶來進步,反而帶來負擔。在陶瓷行業,併購確實很難。

  《新營銷》:價格戰是家電行業的典型特徵,在陶瓷行業,價格戰是否普遍?

  孫麗梅:市場是有規律的,只有掌握了規律,及早謀劃、佈局,就不會陷在惡性競爭裡。家電行業之所以很難獲利,一個關鍵因素是產品同質化,靠打價格戰取勝。這樣的惡性競爭,消費者不一定是最大的贏家,因為便宜的產品,其品質和售後服務很難得到保障。陶瓷行業是一個運營成本非常高的行業,低價是以犧牲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為代價的。對消費者來說,裝修是一次性的,如果用了質量很差的陶瓷,不好的體驗會伴隨很長時間,這種口碑相傳對品牌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東鵬也受到過低價搶佔市場的誘惑,後來發現這最終是以損害企業和消費者的長遠利益為代價的。因此,東鵬不會將低價當成競爭的唯一手段。

  《新營銷》:在泛家居領域,為什麼很難出現像家電行業中蘇寧、國美這樣完全掌握話語權的企業?你如何看待百安居在泛家居領域的地位?

  孫麗梅:陶瓷行業的特點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如果要做連鎖大賣場,就必須將各種家居裝修裝飾材料整合進去,以品牌展廳的形式陳列出來,這不僅要有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而且投入很大,沒有一個企業能每年砸數億元,連續虧損幾年。門檻太高了。百安居是世界500強企業,在終端零售有著豐富的經驗,精細化管理有獨到之處,這些值得我們借鑑與學習。2004年是東鵬與百安居合作的蜜月期,後來百安居對廠家的利潤指標和增長速度要求越來越高。

  《新營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陶瓷企業選擇了高空轟炸的廣告策略,這是基於什麼考慮?

  孫麗梅:瓷磚屬於低關注度、高學習度的品類,消費者在不裝修的時候,廣告怎麼轟炸,都沒有感覺,但到裝修的時候,他們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我們以前認為投放電視廣告,是大炮打蚊子,產生的直接效益不是太好,但做企業不能只為了追求銷量,還要塑造品牌,樹立企業形象,特別是在產品同質化嚴重、惡性競爭的時候,更要與競爭品牌區隔開來,讓大眾知道企業的關注點和訴求點是什麼,價值觀是什麼。一個企業只追求銷量,終歸是走不遠的。

  單一品牌戰略

  《新營銷》:東鵬如何規劃產品線?

  孫麗梅:我們分明星產品、明星走量產品、大眾走量產品和主題性產品。一般來說,明星產品主要是做創意,讓專業設計人士、能讀得懂的人使用,不搞設計的人不知道怎麼使用。明星產品是烘托品牌定位的。明星走量產品則更多地是為了迎合高階需求的人群,簡約時尚,有格調。大眾走量產品是一般消費者很容易接受的產品,一看就知道裝修後的效果,在行業裡可能是主流產品。主題性產品是針對資金預算緊張的消費者開發的,產品的價效比特別好。在陶瓷行業,東鵬的產品線最長、最豐富。

  《新營銷》:東鵬較寬的價格區間、較長的產品線是否會模糊東鵬的品牌定位?

  孫麗梅:價格區間過寬肯定會對品牌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為了滿足不同層面的消費需求,產品價格區間一定要寬。一家陶瓷專賣店很難做到只服務特定的顧客,而不服務其他顧客。消費的需求是多樣性的,比如一個家庭購買瓷磚,每個成員的意見都不一致;比如消費者經常在客廳選擇比較貴的瓷磚,洗手間選擇相對便宜的瓷磚。從這個角度看,過窄的定位會喪失很多商業機會,限制品牌發展。我們給東鵬的定位是:大眾化品牌,中高階定位。這個定位就是為了讓消費者感到物有所值,滿足他們不同層次的需求。

  《新營銷》:越來越多的陶瓷企業透過多品牌佔領不同的細分市場,東鵬為何反其道而行之,用單一品牌搶佔市場?

  孫麗梅:就陶瓷行業來說,多品牌最大的好處是整合社會資源快,十個品牌可以有十個代理商。如果品牌的差異化做得不夠好,那麼十個代理商就會產生內耗。與此同時,需要企業組建一個龐大的隊伍,管理與維護市場秩序,建立售後服務體系,這就對企業的管理能力、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認為,當渠道能力不到足夠好的時候,應該集中精力將一個品牌運營好,而不是透過多品牌搶社會資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排斥多品牌,當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推出一個與東鵬互補的品牌,前提是這個品牌必須有精準的定位,有自己的符號和特點,能牢牢佔據消費者心智。

  不管採取什麼樣的品牌戰略,我們都要和經銷商一起,全渠道綜合發展,打造強大的平臺。如果不注重打造平臺,當產品競爭力變弱、門店虧損的時候,再多的品牌也無法阻止經銷商改弦易轍。

  經銷商管理

  《新營銷》:東鵬以地級經銷商作為主要渠道,是否考慮過省級大代理模式?

  孫麗梅:一般來說,大代理模式比較簡約,管理起來比較輕鬆,但它更適合售後服務相對簡單的產品。瓷磚比較特殊,它需要大量的人員做好售後服務,例如切割加工、瓷磚鋪貼,服務內容非常多、流程非常複雜,單靠省級代理商服務好每一個消費者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們採用的是相對扁平化的渠道,並且採用標準化的經銷商管理模式。

  《新營銷》:東鵬有這麼多經銷商,經銷商是否會竄貨?

  孫麗梅:陶瓷產品需要大量的售後服務,它的最終價格是與服務掛鉤的。有些業主希望經銷商把設計施工、鋪貼安裝一攬子解決,哪怕產品貴一些,他們也願意接受;有些業主希望價格儘可能便宜,經銷商只要送貨就可以,鋪貼、安裝自己搞定。這樣一來,最終體現在產品上的價格就有差異,業主會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經銷商。因此,我們不強求經銷商按照統一的價格銷售,但我們會告訴經銷商,一定要讓消費者感到物有所值。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王利芬“改名”
下一篇: 向光性的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