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設計和中國

[ 現代故事 ]

 益普索:從設計的視角,您如何看待奢侈品被引入中國時的體驗?

  TIM Shepherd(時裝專賣店及豪華酒店設計公司Three wise monkeys 創始人):在中國,關於奢侈品的定義,有一條持續不斷且令人興奮不已的學習曲線。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傳統和文化如此豐富的國家而言,現在它正處於漫長曆史另一個階段的開端,同時,它在不斷發展,並對自身進行重塑。我認為,近年來,中國一直非常有代表性,有許多得到國際高度認可的品牌已與奢侈品聯絡起來,而不僅僅是定製品、服裝款式品牌和公司。您將會在中國看到不斷成長起來的全球化品牌。您還會發現,作為一種意料之中的消費模式,我們現在接洽的客戶尋找的是“獨具特色”,而不僅僅是高檔次和高消費。

  真正的奢侈品是指掏腰包出於情感和個人理由,而不僅僅出於擁有和身份象徵的原因。就服裝而言,您購買的奢侈品出自於路易威登、香奈兒這樣的品牌,但它們在中國卻是品牌新貴,用唇膏或錢包的價錢就能買到。像賓利這樣真正的奢侈品,全球僅生產7000輛,其中1800輛銷往中國,它們並非普通產品。

  益普索:您談到您的客戶想要得到獨具特色的產品和服務,能展開說一下嗎?

  TIM:在真正的奢侈品市場,一直都是這樣。它包含在我們所有的DNA中—誰不喜歡收到心愛之人剛剛寄給我們的親筆信呢?我們非常明白,這不僅是一份購物清單,而且是對定製購物的要求。

  在奢侈品市場浸淫20多年並與各國人士合作後,我們最終可將此歸結為獨特性。就像購買一輛勞斯萊斯,要進行定製,而非在陳列室挑一款車型。我們在與客戶合作時發現,他們尋求佔有的獨特性以及我們為他們創造的設計方案,實際上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奢侈品,正如歐洲20世紀初所說的一樣。

  益普索:談到獨特性,是由客戶提出自己的理念,還是貴公司與客戶合作?顯然,許多中國富人在國外接受教育或在國外生活。所以,說到他們想要的獨特性,是他們試圖將東西方元素相結合,還是您在他們想要的獨特性中發現什麼?

  TIM:確實是這樣,如果他們知道他們想要什麼,他們能到商店、陳列室、精品店購買。所有的創意都應在各個市場層面交付異乎尋常、出人意料、創新的產品。我認為,“東方遇上西方”這個說法有些濫用了,而且容易被媒體用於在這兩種歷史鴻溝之間穿梭。

  您描述的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國人,我認為不僅僅是兩種文化精華的融合,而且是一種真正有文化的生活方式。我認為他們接受的是一種更具全球化的文化。我們的客戶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覽群書,他們觀察自己感興趣的產品。他們這類人在洲際間生活,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和地點,他們攜帶的奢侈品反映出全球性的設計方案。中國風格正在發揮影響力,而不是被融合。

  看看服裝款式和裝飾風格,都與DNA有關。中國設計仍有太多細節不為大多數人知曉。我認為,仍可期待我們提出對他們而言獨具特色、與眾不同的東西,而且合作源自於願望的交流和實現。我發現,中國客戶一旦認為歐洲風格簡樸高雅,就會趨之若鶩。

  益普索:針對中國市場設計奢侈品,須考慮哪些重要方面?

  TIM:重要元素包括對現有事物瞭若指掌,並從文化上熟悉奢侈的手段。這是與眾不同的。我曾在28個國家從事設計工作,它們都是截然不同的。從文化上說,展示財富的方式各不相同。我們看待購物或者整個過程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您必須牢記這一點。

  中國人非常在意他們買東西的方法,我認為,這裡面也有合作的元素。現在有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設計師出現在全球舞臺上,他們不必與西方設計師合作,便可在自己家中、酒店或企業裡實現全球水準的設計。設計師必須非常瞭解世界各地現有的產品,而不僅僅是他們大多數時間賴以生存和運營的國家裡有哪些產品。

  縱觀中國現有的酒店,香格里拉堪稱卓越,但您若把眼光瞄向歐洲,就會發現卓越的酒店都各具設計特色。它們的風格或外觀並非千篇一律。如何才能實現高水準的設計呢?秘訣是對其進行定製,但仍將其作為國際品牌的組成部分。

  益普索:人們普遍認為,就服裝和設計而言,中國在全球奢侈品銷售額中佔據很大的百分比。從大眾市場來說,這對設計有何影響?

  TIM:從設計層面說,我們必須確保對中國文化至關重要的元素體現在一些設計元素中,但我認為無論如何,這在當時就是時尚。

  這是正常的,消費者最終會推動產品。然而,具體到奢侈品,總有創新的餘地。對於採用中國和亞洲元素的設計,您現在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見到它。我們發現,尤其對我們的酒店客戶而言,要想真真切切地利用世界市場,使這個級別的奢侈品躋身五星級酒店,有時相當艱難。如果您用酒店作為一個量度,縱觀全球奢侈品市場,酒店在指定奢侈品市場佔有50%的比重,這就超出時尚的範疇了。因此,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

  益普索:Three Wise Monkeys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Three Wise Monkeys現已在中國完成哪些專案?

  TIM:我大概是在五年前第一次在中國工作,當時,我應邀對一些非常小的專案提供建議。我擔任我中國朋友的顧問,他們只是希望得到一些關於其專案的意見和建議。然而,這讓我可以洞察,而不必進入中國市場。我們當時在中國開展的兩個專案位於寧波和廣州。它們是朗廷酒店集團(LHG)旗下的兩家五星級豪華酒店。

  這兩家酒店儘管品牌相同,但外觀和風格截然不同。廣州朗豪酒店更專注於某一類客戶,政府和行業客戶居多,而位於寧波的酒店則是一個文化區的組成部分。我們在設計酒店時設計了一個畫廊,以便容納飲食部的組成部分。同時,我們對面有一個新的音樂廳正在建設。它們是截然不同的視覺產品,對比非常鮮明,但二者都是各自定義及酒店品牌框架內的奢侈品。我們的職責是保證我們創造出國際風格,但因為稅收、政策或疑慮等原因,我們面臨有些產品無法在中國購得或很難進口的問題。要想創造豪華風格,您必須使用世界各地的產品。

  益普索: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國家體育場(鳥巢)被視為奧運會的精彩作品。然而,它是由一家瑞士建築事務所設計的。為何您認為中國建築事務所沒有中標此專案,另有原因?

  TIM:我認為,如果受聘擔任歐洲建築師或西方設計師、建築師,會被視為一個象徵。這本身幾乎被視為一件奢侈品,或許這就是一部分原因。或許他們意識到有許多中國建築師參與基礎設施方案,他們只是希望有一些光環建築是由一家中國以外的公司設計的,以證明他們有國際性。對於像奧運會這樣重大的國際活動,不論從設計還是從商業角度,我都能理解。

  益普索:您與大中華區的客戶合作時是否有重要的設計元素有別於與西方客戶合作?

  TIM:主要是實用元素。我認為,對於瞭解時尚的人而言,不論他們來自哪裡,他們都會受到影響。他們之所以受到影響,是因為他們到處走訪,看書,聽朋友說話,看電影。我們肯定見到歐洲許多想要某種風格的客戶與歐洲遺產毫無關係。通常,它們都是實用元素。如果您看看酒店,當我們走到房子後部時,設計中國酒店的廚房與設計歐洲酒店的廚房截然不同。烹調工藝不同,用餐方法不同。前者有許多私密的用餐空間,而不是大片的開闊空間。所以,我認為確實有些元素,這種情況在工作的每個國家都會發生,總有些當地的風土習俗和本地要求。作為設計師,應對此習以為常。

  至於住宅,在與不同國家人士合作時發現的差異並不比在商業行業少。我認為,人們通常尋找圍繞其生活方式設計的房子。生活方式驅動室內設計,而不是說100%的文化借鑑。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