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知道,Google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公司,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但鮮為人知的是,Google公司的食堂同樣是“世界上最牛食堂”。該公司有三分之一員工承認,是公司食堂精美的食物和快樂的用餐環境讓他們選擇留在Google工作。
2008年,在美國打工的中國廚師肖志軍有幸進入Google總部當廚師,見識了“世界最牛食堂”的種種魅力。在崇尚創新發明的Google廚房,肖志軍整天沉浸在技藝的海洋裡。如今,他不僅廚藝大長,還升任為年薪60萬的總廚助理。
初入“世界最牛食堂”
肖志軍今年30歲,8年前畢業於廣州一家技校的廚師專業,2006年經人介紹來到了美國加州的一家中餐館當廚師。一年後,為了進入高階西餐廳當廚師,獲取更高的薪酬,他在一家高階烹飪學校進修了一年,學做西餐。學成之後,他如願進入矽谷一家西餐廳,成為了一名高階廚師。
2008年,肖志軍讀到了一本名為《食物2.0:Google前任行政主廚的秘密》的烹飪書籍。該書作者查理·阿也斯是Google公司首任總廚,1999年進入Google,成為公司的第56位員工。在公司兩位老闆的鉅額預算支援下,查理將Google食堂打造成了全矽谷甚至全世界最牛的食堂,在公司內外擁有無數粉絲。2005年查理離開公司自己創業,還一度引發Google員工的恐慌,並引起了《紐約時報》的關注。
在這本書中,肖志軍得知,Google公司非常重視員工伙食,在“吃”這一塊不惜血本,每年投入8000萬美元的經費,使得廚師們能夠在最寬鬆的環境裡,運用最優質的食材,最大限度地展現自己才藝,做出最好的飯菜。因此,在崇尚自由的Google公司,不僅食堂裡擁有無數美食,在各個大大小小的辦公室甚至走廊上,也都擺滿了食物,而且全部都是免費的……
正因如此,Google員工的幸福感極高。在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的“美國最佳僱主”名單中,Google公司名列榜首。Google公司副總裁馬莉莎·梅爾甚至開玩笑說:“我跟兩個老闆說,即使他們不付我薪水,我也願意天天來上班。”事實上,Google有三分之一員工承認,是公司食堂精美的食物和快樂的用餐環境讓他們選擇留在了這家公司工作。
這些介紹,深深打動了肖志軍。他開始關注Google公司的招聘資訊。
2008年7月,Google公司一名叫德西蒙的副總廚被新興的社交網路公司Facebook挖走。不僅如此,德西蒙當上Facebook總廚後,還從Google挖走了30名廚師。Google公司無奈,只得向全球公開招聘30名新廚師。
Google公司開出的招聘條件規定,應聘者必須從事廚師工作3年以上,並有至少1年星級酒店或高階西餐廳工作經驗,此外還必須掌握除英語之外的至少一種語言。除了這些“基礎門檻”,更重要的是還要精通百種以上食物的做法,而且能做出幾樣拿手好菜。當然,被錄取後薪水很高,視具體職務和業務能力而定,月薪在5000~10000美元之間。
看了這些資訊,肖志軍激動不已,他符合所有的條件!於是,他迫不及待地遞交了簡歷。一週後,肖志軍收到了面試通知。
2008年8月,肖志軍來到了位於加州山景城的Google總部參加面試。為了準備這次大規模的廚師招聘,Google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廚師招聘委員會”,由公司1名分管伙食的副總裁、1名行政總廚、3名副總廚以及5名員工代表組成。這10名考官分別來自美、歐、亞、非各洲6個國家,他們的飲食文化和個人口味各不相同,應聘者必須打動他們之中一半以上的人才有可能被最終錄取。
在回答問題環節,一名考官問他:“你會做什麼菜?”肖志軍在這之前做了很多準備,便不緊不慢地答道:“我在中國是學廚師專業的,中餐中的八大菜系我全都會做。來美國後,我又專門到烹飪學校去學了做西餐,除了最拿手的美式西餐,我還會做法式、英式、意式、俄式西餐,並且對東南亞菜和清真菜也略知一二。”
考官見他對各種菜式如數家珍、樣樣精通不禁點頭讚許。另一位考官又問:“為什麼你要來應聘這份工作呢?”肖志軍再次侃侃而談:“我之前看了很多關於Google的資料,我發現自己就像首任總廚查理一樣,我認為做出的食物能讓人發自內心地喜歡和快樂,是廚師的最高境界。因此,我特別喜歡和人溝通,努力去理解他們的需求。如果公司有中國員工,我相信他們會非常喜歡我……”
肖志軍的精彩回答,贏得了10位考官的一致肯定,他順利進入最後一輪考試——做一道最拿手的菜。
進入廚房後,肖志軍被眼前的場景鎮住了:這是一個擁有600平米的巨大廚房,中間是一條通道,兩邊是被分割成面積均等的數十個廚區,每個廚區的功能都不一樣,有的用來做西餐,有的用來做中餐,還有幾個放著烤箱的是用來做麵包和糕點的。廚房的盡頭是一間100多平米的冷藏庫,有另一道搬運食材的門通往外面。
肖志軍被帶到冷藏庫,他要從裡面堆積如山卻分門別類的原料中挑選自己想要的食材,做出一道別具特色的拿手菜。考慮一番後,他決定現場獨創一道涵蓋中西特色的菜——“水立方”法式鵝肝。因為此時的北京正在舉辦舉世矚目的第29屆奧運會,奧運會標誌性建築之一就是水立方;而法式鵝肝則因食材貴、烹製難、味道好而被歐洲人列為“世界三大珍饈”之一。肖志軍在美國廚師學校時曾經上百遍地學做這道菜,對於火候的把握已掌握得爐火純青。
經過一個小時的烹製,肖志軍的“水立方”法式鵝肝做好了。考官們見了這道菜,立即被肖志軍的獨特匠心吸引住了。品嚐之後,他們更是發現,鵝肝細膩滑潤,香而不腥,入口即化,非常地道。於是,他們無一例外地給了肖志軍一個“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