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走近周恩來》,作者:權延赤,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整個的武裝鬥爭時期,應該說,林彪基本上都是站在毛澤東一邊的。在元帥中,他是戰功顯赫的一位;雖然在資歷方面不如陳毅元帥等人,但還是以戰功卓著而在十大元帥中排名第三位。朱德是總司令,在井岡山時期便以“朱毛”確立了自己的歷史地位。彭德懷是副總司令,在長征及到達陝北時期,曾代理過總司令職務。除了這兩位總司令在歷史上已形成了所處地位,林彪無法超越外,其他的軍事領袖都排名在他之後。
現在有種成見性的說法,即“林彪是當面喊萬歲,背後下毒手”。這種說法是不夠全面也並不能反映全部歷史真實的。林彪若只是這樣一種小人,以毛澤東的英明,那麼多共產黨領袖人物的睿智,是不會讓他身處元帥第三,並最後當上毛澤東接班人而寫入黨章的。
為毛澤東服務的一組的同志常對我們講一些情況,有時我們跟隨周恩來見毛澤東時也可以感覺到,林彪曾經是忠誠於毛澤東的。表現這種忠誠絕不是人們現在所說“當面喊萬歲,背後下毒手”,恰恰相反,是“當面敢頂撞,背後喊萬歲”。
在共產黨的高階幹部中,特別是在軍隊幹部中,在七屆二中全會後仍然敢於當面頂撞毛澤東的,為我們工作人員所見並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彭德懷,由於在廬山會議上對著毛澤東摔帽子,剃光頭,掄胳膊罵娘而聞名全國,留名歷史,無須我多講。另一個頂撞毛澤東厲害的就是林彪,這一點也許還不為人知或有人知道也不說。
井岡山時期,長征路上,抗日戰爭中,解放戰爭中,林彪多次頂撞毛澤東,有時頂得很厲害。過去的文章中寫過毛澤東挖苦林彪是“娃娃”,“你懂得什麼”?其實林彪挖苦毛澤東也不輕:“你知道我知道?你是聽說,我是在前線親眼見!”許多人都曾見到林彪頂得毛澤東講不出話,同意了林彪的意見。
解放戰爭,林彪在東北確實打得出色,他與毛澤東有過幾次意見分歧。有的意見毛澤東對,有的意見林彪對,最後都是誰對就照誰的意見辦。本來,工作中有不同意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後來的政治鬥爭,硬把這種意見分歧庸俗化了。要不就是“一貫緊跟”,要不就是“一貫反對”。然而,這種淺薄而庸俗的評價永遠不會成為歷史的聲音,那只是稍縱即逝的滑稽戲而已。
林彪頂撞毛澤東並不像彭德懷常常帶有濃烈的感情色彩,他完全是對事不對人,公事公辦的態度。他每次去見主席,基本都是談工作,並沒有什麼私交。他見主席很少有笑臉,不請自坐,並且軍人氣挺足,常是挺著腰板正襟危坐,兩目平視毛澤東,有事說事,沒事告辭。談事時,基本是板著面孔,該彙報的彙報,該聽指示聽指示,聽到不同意見,有的接受,有的爭論。他爭論時,不喊不吵,聲調始終平板、平淡,喜歡講一句:“不是那麼回事。”然後陳述自己的意見。一組的同志多次見他堅持自己的意見。
當面頂撞“不是那麼回事”,“你知道我知道?你是聽說,我是親眼見!”背後卻不許人說毛澤東一個不字。他只在私下面對面時與毛澤東有爭論,在公開的會議上從來不爭,而是全力維護和擁護毛澤東。有了成績,歸毛澤東;有了錯誤,算自己或大家的。比如在東北戰場上,毛澤東曾經想不叫國民黨進東北,用武力擋住他們。林彪一再爭論,一再陳述己見,毛澤東才改變了方針:讓開大路,佔領兩廂。我們由此爭得了主動,林彪不說自己的意見對了,而說毛主席英明,要歸功於毛澤東。
又比如七千人大會,毛澤東自己都做了自我批評,林彪卻說三年困難是因為我們沒有完全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
正是這種個別爭論,公開擁護,當面頂撞,背後喊萬歲,他才獲得了毛澤東的信任,甚至在一定時期裡受到全黨大多數人的承認。比如周總理就多次對我們誇獎他,宣揚他,說“林彪有才,會打仗”。每次和林彪見面,總理都表現出尊重。到了林彪當上副統帥時,總理對他就更尊重了。就是在廬山上,林彪受到毛主席批評之後,在他的反革命陰謀沒有公開暴露時,周恩來仍然是尊重他,並且儘量設法彌合統帥與副統帥之間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