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一個賽跑的對手

[ 哲理故事 ]

想想田徑場上的長跑比賽,我們就可以悟出一些做事的道理。比賽開始,眾人齊發,難分先後,但到了中途,選手們都會跟上某位對手,然後在恰當的時機突然加速超越,然後再跟住另一位對手,再在恰當的時機超越他!一直衝至終點。

長跑,尤其是馬拉松比賽,是一種體力與意志力的比賽,而意志力尤其勝過體力,有人就因為意志力不足,體力本來還夠時就退出了比賽;也有人本來領先,但卻在不知不覺間慢了下來,被後面的選手趕上。跟住某位對手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的產生,並且利用對手來激勵自己:別慢了下來!也提醒自己:別衝得太快,以免力氣過早耗盡!另外也有解除孤單的作用。你如果觀察馬拉松比賽,便可發現這種情形:先是形成一個個小集團,然後再分散成二人或三人的小組,過了中點後,才慢慢出現領先的個人!

其實,人生不就是一段"長跑"嗎?既然如此,那何不學習一下長跑選手的做法,跟住某一個人,把他當成你追趕並超越的目標!

不過,你要找的"對手"應是有一定條件的,而不能胡亂去找。

你應以周圍的同事或同學為目標;當然你要找的目標一定要在所取得的成就或能力方面都比你強。換句話說,他要"跑"在你前面,但也不能跑得太遠,因為太遠了你不一定追得上,就算能追上,也要花很長的時間和很多的力氣,這會讓你跑得很辛苦,而且挫折太多。

"對手"找到之後,你要進行綜合分析,看他的本事到底在哪裡?他的成就是怎麼得來的?平常他做事的方法,包括人際關係的建立、個人能力的提高等,都要有所瞭解。研究之後你可以學習他的方法,也可以透過自己的方法下功夫,相信很快就會取得成效--慢慢地你就和他並駕齊驅,然後超越他!

等超越現在的"對手"後,你可以再跟住另一個"對手",並且再超越。如此不斷,你一定能領先他人。即使拿不到冠軍,也不至於被很多人甩下。

不過你得注意一個事實,在長跑裡,跟住一個對手並不一定就可以超越他,可能你剛跟上了他,他發現後幾大步就把你甩在後頭了!做事也是如此,好不容易接近對手,他又把你拋在後面了。當你處於這種情形時一定不要灰心,因為這種事難免會碰到,碰到這種情形,如果能跟上去,當然是要跟上去,如果跟不上去,那實在是個人的條件問題,勉強跟上去,只會提早耗盡體力。那麼這樣不是白跟了嗎?不!因為你"跟住對手"的決心和努力,已經讓你在這"跟"的過程中激發出了潛能和熱力,比無對手可跟的時候進步得更多、更快!而經過這一段"跟"的過程,你的意志受到了磨鍊,也驗證了自己的成績和實力,這將是你一輩子受用的本錢!

當然也有可能你找到了對手,但就是一直跟不上去,甚至還被後面的人一個個超越過去,這實在令人難堪。碰到這種情形,我們還是要發揮比賽的精神,比賽比名次更重要,人生也是如此,你努力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只要自己真正盡力就行了。就怕半途退出,失去奮勇向前的意志,這才是人最悲哀的一件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