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演講:責任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 哲理故事 ]

zhlzw.∷ 美麗夢想·美麗人生·美麗中國 ∷

序:年月日,蒙牛舉行新聞釋出會,釋出兩項新聞:一是蒙牛釋出首個《社會責任報告》;二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全球環境基金(GEF)、中國發展改革委員會三家聯合向“蒙牛生物質能沼氣發電專案”授牌:“加速中國可再生能源商業化能力建設專案·大型沼氣發電技術推廣示範工程”。

蒙牛生物質能沼氣發電專案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畜禽類沼氣發電廠,發電機組為.兆瓦,專案總投資萬元。該專案作為蒙牛澳亞國際牧場的配套設施,日處理頭奶牛所產的鮮牛糞噸、牛尿噸,年發電量萬度,直接接入國家電網。除了發電,年產餘熱 萬兆焦,利用率達%;年產固體有機肥.萬噸,用於無公害蔬菜、水果的種植,發展生態農業;年產沼氣液萬噸,用於牧草施肥;年減排溫室氣體約 噸CO當量……工程自動化程度高,居世界領先水平。萬頭奶牛國際牧場,蒙牛目前已建成個,年底預計將建成個。

本文為新聞釋出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如果問,今天我們大家聚到一起的主題是什麼?回答是兩個字:責任!

如果問,年後蒙牛依然可以存在的第一條件是什麼?回答還是兩個字:責任!

關於企業社會責任,我今天想說三句話:

第一句話:註冊是身份證,品牌是通行證,責任是生死證。

企業社會責任的結構體系中,有的屬於量力而行的“軟責任”,有的則屬於不折不扣的“硬責任”。對於今天的企業來說,不僅企業的產品需要是綠色的,而且企業的生產過程也必須是綠色的,因為人們不相信一個對環境不負責任的企業,對國家民族不負責任的企業,會對消費者真正負責。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誰負大責任,誰就能成為大品牌;誰負小責任,誰就只能做小品牌;誰如果不想負責任,那就只能通向“慢性死亡”。

蒙牛廠區的生態建設是世界一流的,環保工程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這是因為我們所有的規劃基本上都是按照 年的壽命週期進行設計的。用發展的眼光看,是否承擔綠色責任、環境責任,已經不再只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關係到企業有沒有“國籍”、會不會被開除“球籍” 的大問題。

第二句話:責任到山山變綠,責任到水水長流,責任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創業年來,蒙牛承擔了廣泛的社會責任,有多項指標在全國同行業中排名第一,比如直接安排的就業人數、年均納稅額、年均奶款發放額、年均社會捐款數,均居全國同行業第一。同時,我們承擔責任的範圍不僅是國內的,而且是國際的。因此,才贏得了全球乳業發展的最高速度。在一個全球經濟大迴圈的體系中,註冊有國界,但責任無國界,企業只有先做好“世界公民”,然後才有可能成為“全球公司”,責任和舞臺永遠成正比。

第三句話:一箇中心,一個基金,一個夢想。

一箇中心,是指在未來到年,我們要把內蒙古打造成世界乳業中心,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國,讓中國乳業成為全世界的驕傲。

一個基金,經營好“老牛公益基金”,最好讓它活上一千年,讓它資助更多的孩子上學、救助更多的患者康復、幫助更多的農牧民致富。

一個夢想,是指牢記總理“人均一斤奶”的囑託,讓更多農村的孩子也能喝上牛奶,我們認為,教育是“第一個希望工程”,飲奶是“第二個希望工程”,一個健腦,一個健身,都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未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