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藏得金

[ 哲理故事 ]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見金。

不久前去拜訪一位知名的書法家。這位書法家雖已年過八旬,依然耳聰目明。我懇切地向其索求墨寶珍藏。老人家並沒有拿架子,欣然提筆,問我寫什麼字。我說隨便。只見書法家手起筆落,在提頓之間,幾個大字赫然出現在潔白的宣紙上,筆畫遒勁有力。

“挖藏得金。”我看著宣紙上的四個大字讀出聲來。果然是好書法!我在內心裡讚歎著。

重新落座之後,書法家捻鬚微笑著問我:“知道我為什麼寫這四個字麼?”我搖頭。老人說:“這四個字是一句卜辭,並且還有一個故事。”“卜辭?”我更有些疑問了。

接下來,書法家向我講述了其中的故事:

那是七十多年前,當時書法家還不滿十歲。一天,他母親找街頭算命的瞎子給兒子算了一卦,算完卦後母親悶悶不樂。時隔多日之後,兒子才斷斷續續瞭解到母親不高興的原因。原來,算卦的瞎子說他的命不好,用卦書上的話說就是“掘井無泉”,也就是他一生無論怎樣努力也是徒勞無功。而和他同齡的鄰居家的孩子是“挖藏得金”的命,一生會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自此,“掘井無泉,挖藏得金”這兩個詞就深深地紮根於書法家幼小的心靈裡。不過書法家並沒有和母親一樣悶悶不樂,相反他憋足了一股勁,他要看看自己究竟能不能掘出“泉水”。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寒來暑往,他遍訪名師,臨池不輟,終成一家。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年的鄰居孩子因為相信了榮華富貴的命運,整日遊手好閒,一生窮困潦倒,早早地離開了人世。

書法家最後說:“我的人生經驗告訴我,每個人的命運其實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只要你努力去挖就能得金,努力去掘就會有泉。”

書法家的話讓我沉思良久。金藏於沙,泉隱於土。要想收穫至寶、獲取甘甜,就要躬身挖掘,這本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然而常常被人們忽視,人們更願意尋求的是一條捷徑。但有些“捷徑”並不能讓人順利地實現理想,卻往往會使人迷失方向,甚至誤入歧途、跌進深淵。也許有人會說,缺乏方向的挖掘是徒勞的,但是,不付出實際行動,不遭遇失敗和挫折,又怎麼能找到真正的方向呢?“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見金”。這就是許多人取得成功的信條。

我小心地收藏起那幅墨寶。在內心裡,我同時收藏起書法家那簡單、樸素而又深刻的人生感言。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垂釣與人生
下一篇: 蘋果的譬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