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死”

[ 哲理故事 ]

那天乘車回家,一路上,我的耳朵就一直在承受著兩種聲音的折磨。“師傅,你能不能快點兒啊,人要熱死了!”三十多攝氏度的高溫,車一停下來,車裡面的人確實受不了。更何況,已經超載了呢。“就走,就走。”司機一邊搪塞,一邊仍會不時停下來和路邊等車的人討價還價。

這時,我身邊的小夥子靈機一動,衝著呼嘯而去的警車喊了句“超員了”,事情瞬間出現了轉機:司機發動車就跑。這下,車上的人樂了。不斷有人衝那個小夥子豎大拇指。但樂極生悲,剛過去的那輛警車竟又追了回來。靠邊,停車,檢查,超員,分流,罰款,扣分。在交警面前司機乖乖地承認錯誤,繳罰款,然後哭喪著臉走了。

我與那個小夥子和十幾個年輕人被留下來等從另一個城市發的班車。

“真倒黴!”一箇中年男子首先發牢騷。“還不知道什麼時間能到家呢。”有人附和。“就是,早知道喊交警幹嗎?多事,自作聰明!”分流下來的人的心態在不自覺中開始轉變。

有時,事實就是這樣殘酷,當我們遭遇不公時總呼喚英雄站出來主持正義,但當主持正義的人的措施妨礙我們一丁點兒利益時,我們可能就會抱怨連連。英雄有時候不是死在敵人手裡,而是犧牲在自己人手中。

(選自《北京青年報》嘉 木/薦)

補充糾錯
下一篇: 熟人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