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家園,別賣了自己的田

[ 哲理故事 ]

近期筆者讀了兩則故事。第一個故事發生在印度的歌爾康達,有一個農夫,他在經過自己田地裡的小溪邊發現一塊美麗的石頭,把它帶回去給孩子玩。孩子玩膩了,就把它放在窗戶下,漸漸地忘了它的存在。有一天,一個流浪的僧侶經過,向這個農夫要求借宿一夜。農夫一家熱情接待了他。僧侶很是感激,他告訴農夫和他的家人,不埃爾富特上有條大河,河岸盛產鑽石,只要找到一小塊鑽石就可以變成有錢人。僧侶走後,農夫一直想著他說的話。於是他賣掉了自己的田地,動身找尋僧侶所說的那個河岸。這一走就是五年,他受盡了磨難,到處找尋那個盛產鑽石的河岸,卻始終沒有找到。當他身心俱疲、悲觀失望地回到家,他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諾大的鑽石就躺在他家的窗戶下!這個時候,他記起來了:他撿到鑽石的那個小溪邊,就在他曾經擁有的田地裡!這塊農田後來變成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產地之一——歌爾康達。這塊被孩子們玩厭了、遺忘在窗戶下的石頭,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之一。

還有一則故事發生在美國的賓州,一個農夫擁有一處農場,但他一心想跟表哥去做石油收售生意,因當時在加拿大發現了石油,生意比較紅火。在徵得表哥的同意後,他以美元賣掉了自己的農場。他一賣掉農場,農場的新主人就立即處理牛的飲水問題。他發現,一條小溪從附近的山坡上流下來,前主人用一塊厚木板以一種角度橫放在溪上,把浮在水面上看起來很可怕的泡沫擋住,以免農場的牛不敢喝。但前主人哪裡知道,那些可怕的泡沫就是石油!也就是說,賣掉農場前往加拿大經營石油的農夫,遺留下來的正是一口石油井,井裡不停流出優質石油,連續流了二十三年之久,地質學家算出要賺數億美元,而那個一心想做石油生意的農夫,競以元賣掉了自己的農場!

讀了這兩則故事,我想了好久好久,如果他們能留在家鄉,腳踏實地地守望著自己的家園,經營好自己的田地,他就會發現他原本就擁有遍地的“鑽石”和“石油”。這在人們心中喚起一個偉大的信念,那就是:“你渴望的‘鑽石’和‘石油’,並不在遙遠的山脈,也不在異國他鄉。只要你辛勤耕作,不是浮躁地這山望著那山高,‘鑽石’和‘石油’就在你的身邊”。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寶藏,都有自己的“鑽石”,都有自己的財富,但很多人沒有認識到自己蘊涵的潛力,而總是在羨慕別人所擁有的成就。不要輕易賣掉屬於自己的田,最珍貴的“鑽石”或“石油”也許就在這塊田裡,現在需要做的,不是去尋找鑽石的河岸或異域的石油,也不是見異思遷,靠投機取巧,靠天上掉餡餅,而是要認真地去挖掘自己的田地,開發自身的天賦。如果循著別人的路,那樣走了一輩子,到頭來才發現自己要找的,其實就是自己已經擁有的。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自己缺乏什麼,而是你擁有了,卻沒有發現,甚至因為沒有睿智的眼光,把擁有的美麗和成就捨棄了。

透析天地歲月,可獲得一份哲思;揣度世事人生,可增添一份睿智;審視文化歷史,可厚實一些底蘊;守望自身家園,可挖掘一些潛質。

創業和人生一樣,能不能獲得成功,往往是一念之差。

十年前,一對年輕的下崗夫婦,憑著自己粗淺的電腦知識和對電腦的執迷,開了一家打字影印社,開始了創業歷程。經過幾年的打拼,建立了固定的客戶,增加了現代化的印刷裝置,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成了遠近聞名的下崗再就業標兵。近兩年小兩口感覺到這一行業太苦,想謀求新的行業,先後嘗試了酒類營銷、女士美容、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不相關的產業,均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致使原來的產業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歸根結底,小兩口在擴張自己的產業的時候有些盲目,忘記了自己的特長和潛質,沒有守望自己的家園,雖然沒有賣掉自己的田,卻荒廢了自己的田,導致自己原本興旺發達的產業慘淡下來。

守望家園,揣度人生,在於開發內部資源和潛力,重視自身的努力,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挖掘自身的潛質,這樣才會譜寫出靚麗而璀璨的人生……■(作者單位:中共豐縣縣委組織部)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神秘之結
下一篇: 石頭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