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日商鬥智

[ 哲理故事 ]

廠工藝科的周科長手裡拿著一份從日本震球公司發來傳真稿,他滿臉陰雲,兩眼發直,手也在微微地顫抖著……廠長走近他,看到這位新提拔的科長因為什麼會生這麼大的氣?於是,就溫和地問:“怎樣,讓‘震球’也把你震住了?”周科長並沒說話,只微微搖了下頭就把稿紙遞給了廠長。廠長低頭一瞧,上邊只有四個字:“按圖紙辦”!日本震球公司要在廠內做塊大平臺,一塊就多噸重,他們給的圖紙上除平臺上面需細加工外,其餘都是*(即花,‘花’應是三角);要按我們國家使用慣例,除平臺上面需加工成*外,四周、邊沿和底部凸出的部分走下刀即可,最多註明*也就行了。可是,震球公司為什麼要求都要加工成*呢?顯然,這是因為我們談判人員缺少經驗——不看著圖紙談“平臺”,而是空手攥空拳地談平臺!合同簽完了,一看圖紙才恍然大悟:人家的加工並沒按咱們的習慣做,而是用著用不著的地方來了個全面見光!於是,我們給震球公司發去了傳真,希望對方對用不著的地方不要加工或少加工,大家都認為這種合理的要求一定能得到圓滿的答覆。這不,這傳真稿上“按圖紙辦”四個毫不含糊的字就是最“圓滿”的答覆!廠長看了傳真後不光沒生氣而且還微笑。他這一笑更使周科長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廠長是處於無奈的笑還是一種蔑視的冷笑?他還真吃不準。最後廠長說得話不僅使周科長吃驚,簡直是驚愕了。廠長對周科長指示說,除平臺上面按*加工外,其餘的*都按*去幹。你和攝像師帶著錄相裝置去金加工車間,把幹第一塊平臺的經過實地錄下來,你就算完成任務了。周科長聽了這話後能不吃驚嗎?那種用不著的閒地方比日商要求的加工度還高!周科長在驚愕中真的迷惑不解,真想問個明白,但廠長擺下手讓他快去錄影。他只好服從了,因為萬事開頭難,後天日本要來兩位專家驗看首活的加工情況。隔了一天,日商的兩位專家果然到廠了。他們進廠後就下車,一拐進了一個附近的車間,有人說錯了,加工平臺不在這車間。他們裝聾作啞,只管把兩手插在褲兜裡,昂頭挺胸地在車間裡走馬觀花地轉了一圈後,暗自讚歎這個廠裡的機器竟這樣先進!他們認為至少有/的機器得超過他們公司最先進的機器!有這樣一流的裝置什麼樣的活幹不出來,又有什麼理由幹不好呢?所以他們根本不用再看加工平臺的那種最簡單的活了,只在暗室裡看下錄影就行。他們看了錄影後興奮異常,因為平臺所有的面加工得都如鏡子般發亮,那活在高大廠房玻璃窗的相映下,閃閃發光!就憑他們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眼力,不看活就知道,平臺所有的加工面都得在*以上,他們暗自驚歎不已!當這兩位專家回到飯店的下榻時,一進門都一頭栽到席夢思的彈簧床上,接著發出了得意而開懷的大笑,這樣笑起來是極開心的,於是他們都又跳在地上、怕工作人員聽見就關上門,轉著圈,像驢拉磨樣地捧腹放肆地狂笑!不知他們是笑夠了還是笑累了,才停笑而轉入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這樣傻幹,中國人做買賣能不賠錢?”“是啊,明明*的加工非加工成*以上,他們傳真上的要求很聰明,沒想到幹起活來竟這樣愚蠢!”哈哈哈!次日他們飛回到了日本。塊大平臺從鑄造、加工完活直到包裝好發運到日本震球公司,全部按合同、按圖紙辦事,沒一點含糊的地方!那兩位專家為了顯擺他們的工作能力多麼卓越,*的圖紙要求,中方卻都按*以上的工藝幹……所以,在開箱前他們請自己的上級親自來分享這一勝利成果!但等震球公司工人開啟包裝時,那兩位專家卻大吃一驚——所有平臺上面應該細加工或說應該加工成*的地方,都一點也沒加工,其他無用的地方都按*加工的!他們憤怒了,嚎叫:“這群混蛋,主要的加工面沒加工怎麼用?全部退貨,讓他們賠償損失!”他們的頭頭制止了他們退貨的決定,說打電話問是怎麼回事,由於語言問題容易有誤會,還是先傳真問下情況如何?日方很快得到了中方廠裡的答覆:“按圖紙辦”!和日方以前的回傳的話一樣,字一般多!日方納悶了,這是怎麼回事?一位專家拿著傳真稿手在不斷地顫抖……誰也猜不透中方葫蘆裡賣得什麼藥。“按圖紙辦”!平臺上面應該是*呀!於是,他們取來了圖紙一看,接著都癱在了地上!圖紙上對平臺的上面標註的竟是*……(//)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一缸金魚
下一篇: 藏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