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遺囑

[ 哲理故事 ]

這天上午,劉偉正上著班,他的弟弟打來了一個電話,說老家的父親病危了。劉偉聽了立即趕飛機從上海回了老家,但還是沒能見上父親最後一面。

劉偉只得傷心地和弟弟一起安葬了父親。回上海的頭一天,兩兄弟坐下來長談了一夜。劉偉說:“弟弟,我這麼多年都在外頭闖蕩,十多年來一直是你陪在老爸身邊,我自愧沒有盡到太多的責任,所以想咱老爸留下的東西,什麼房子啊存款啊,都歸你。”

“哥,既然你這麼說,我也不想有什麼隱瞞,老爸去世前寫了一份遺囑,說房子歸我,還剩萬塊的存款歸你。”弟弟說著拿出了一份遺囑。

劉偉接過來粗略地看了一下,就遞還給了弟弟,考慮了一下說:“小縣城不比上海,萬塊錢對我來說不算多,但對你來說卻不少。你可以拿去做個小生意,我什麼也不要。”

見劉偉這樣說,弟弟便接受了。此時劉偉又交代了一句:“這錢的事兒你千萬不能讓你嫂子曉得。”弟弟感激地點點頭,又問起劉偉在上海過得如何。

劉偉也不隱瞞,說:“我開了一家送水的小公司,一年大概能掙個二十來萬。只是我們現在住的是套多平米的二手房,本想今年換個大點的,可房價漲得太快,一時買不起了。”

接著,兩兄弟二人又聊了些雜事,最後依依惜別。

劉偉一回到上海,老婆就向他打聽父親的遺產。劉偉說,沒有啥值錢的東西,只有一套.平米的老房子,是父親從前的單位用房,也就值個七八萬塊錢,老爸已給了弟弟。老婆聽了,似乎有些失望,不過也沒再說什麼。

但過了沒多久,劉偉就遭到老婆好一頓數落。原來老婆打聽到,劉偉老家縣城正在搞開發,老房子折遷最高可得到萬塊一平米的補償!

老婆情緒很激動:“那套老房子要補償來萬,我們簡直虧大了!你爸太偏心了,我們雖然很少回去,但每年都寄不少生活費給他,起碼也盡了贍養義務。不行,你得打個電話問問你弟弟。”

劉偉想起父親的遺囑,有些為難,可老婆卻命令道:“這萬至少也得有我們的萬。有了萬,我們今年就能買上新房子了。馬上打電話!”

劉偉是“妻管嚴”,只好打通了弟弟的電話,不想弟弟在電話裡一聽說要平分房子,就不樂意了:“哥,你走之前,我倆不是說好了的嗎,怎麼又變卦了?”

劉偉只好商量說:“不是我變卦,是你沒告訴我老房子要拆遷,我改天回來與你商量一下如何?”

哪知弟弟聽了卻“砰”的一聲就結束通話了電話:“沒得商量!”

開始劉偉是迫於老婆的壓力,可現在弟弟的態度讓他氣血上湧,立刻決定回老家去討個公道。

第二天,劉偉兩口子就飛回了老家。找了兩個舅舅和街辦主任一同去跟弟弟理論。

弟弟見劉偉喊了人來,立馬拿出父親寫的遺囑給眾人看。

眾人見遺囑寫得明明白白的,就勸劉偉不要再爭了。劉偉老婆看得細心,叫了起來,說遺囑上寫的還有萬塊錢該給劉偉。

弟弟一聽,忙說那萬塊錢劉偉已送給他了。劉偉因心中有氣,也不再信守當初的承諾竟連聲否認,結果兄弟倆就當街大吵起來。最後劉偉質問弟弟:“老爸是什麼時候給你寫的遺囑?這是不是他的真實意願?有人證嗎?”

弟弟很篤定,拿出遺囑,說:“遺囑是老爸去世前一天寫的,不僅有醫生證明,還有兩位證人,這不會有假吧?”

劉偉拿過遺囑,仔仔細細地看了起來,看著看著竟笑出聲來:“哈哈……你可看好了,老爸在遺囑裡寫的是‘把一套.平米的房子給小兒子’,也就是說‘把.平米的房子給你’,那剩下的多平米就該我們倆平分了。”

“什麼,這怎麼可能?”弟弟大叫著一把搶過了遺囑,一看就傻了眼,那白紙黑字上真寫著.平米。眾人再看,也都傻眼了。

這下輪到弟弟急了,他連呼:“不可能,不可能!一定是老爸小數點點錯了。”

“這房子理所當然有我的一半了。我不想再與你浪費口舌,咱們法庭上見。”劉偉得意地說。

幾天後,劉偉就將弟弟告上了法庭,要求得到一半房產。法庭比對筆跡,認為遺囑確係劉偉父親所寫,並真實有效,關鍵就在於這個“.平米”。法院認為,按常理來說,這一定是“.平米”的筆誤,因為一套房子只有.平米不合常理。再加上病人臨終時容易出錯,最終法庭宣判:遺囑中的.平米系筆誤,該處房產歸弟弟所有,萬塊存款歸劉偉所有。

律師點評:

故事《房產遺囑》主要表明一個法律問題:當證據中出現明顯瑕疵時,應當分析其客觀合理性,不應一概認定或輕易認定明視訊記憶體在紕漏的條款無效,而應作出比較符合當事人主觀本意的判決。

原載《故事會》年 月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