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的一天,我騎車去菜市場採購。看見一個年輕男商販的三輪車上堆著一堆兒青椒,標價兩元一斤。這個價錢在眼下的季節絕對不算高,於是我便走過去揀開了青椒。
我看了看,他的青椒個頭都不大,不超過一拳,就隨口問他:“這青椒怎麼不等長大了再摘呢?”
商販回答:“我也鬧不清楚,這都是躉來的。”
另一位顧客插嘴說:“可能小的比大的好吃。”
商販又說:“我進貨時看見也有大的,比這個能大一半兒,進價才貴五分錢。但是,我沒有敢進貨,怕不好賣。”
聽了商販的話,我隨口應道:“進了大的肯定好賣,我就喜歡大個兒的青椒。”
“那我明天就進大的。”聽到了我的表態,商販下了批發大青椒的決心。
我想了想又說:“也別全進大的,你明天大的、小的各進一半兒,大的賣兩塊五、小的還賣兩元,讓顧客由著自己的喜好選擇,兩樣肯定都好賣。”
買完青椒後,我騎上腳踏車邊走邊想,覺得自己有些可笑:自己根本不會做買賣,卻大言不慚地給人家商販“支招兒”,真是班門弄斧。
可是,我又想:既然招兒也支了,就讓他自己實踐檢驗去吧。
懂得下棋的人,不是都知道“旁觀者清”的道理嗎?自己現在就是旁觀者,或許比商販這個“當局者”看得更明白。
雖然自己不會做買賣,但是站在顧客的角度,說說意見,也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