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300篇(61-65)

[ 哲理故事 ]

、明朝萬曆年間,中國北方的女真為患。皇帝為了要抗禦強敵,決心整修萬里長城。當時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卻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關”的題字中的“一”字,已經脫落多時。萬曆皇帝募集各地書法名家,希望回覆山海關的本來面貌。各地名士聞訊,紛紛前來揮毫,但是依舊沒有一人的字能夠表達天下第一關的原味。皇帝於是再下昭告,只要能夠雀屏中選的,就能夠獲得最大的重賞。經過嚴格的篩選,最後中選的,竟是山海關旁一家客棧的店小二,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鏡。

在題字當天,會場被擠的水洩不通,官家也早就備妥了筆墨紙硯,等後店小二前來揮毫。只見主角抬頭看著山海關的牌樓,捨棄了狼豪大筆不用,拿起一塊抹布往硯臺裡一沾,大喝一聲:“一”,十分乾淨利落,立刻出現絕妙的一字。旁觀者莫不給予驚歎的掌聲。有人好奇的問他:為何能夠如此成功的秘訣。他被問之後,久久無法回答。後來勉強答道:其實,我想不出有什麼秘訣,我只是在這裡當了三十多年的店小二,每當我在擦桌子時,我就望著牌樓上的“一”字,一揮一擦就這樣而已。

原來這位店小二,他的工作地點,正好面對山海關的城門,每當他彎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汙之際,剛好這個視角,正對準“天下第一關”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數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這就是他能夠把這個“一”字,能夠臨摹到爐火純青,微妙微肖的原因。

其實,這個有趣的故事,正是反應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練習造就完美,熟練才能精通。舉凡一些在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頂尖人士,儘管這些頂尖人物優點不一而足,成就也在不同領域開花結果。他們卻都有一個共通也是最基本的特點:熱忱、專注與精通。因為熱忱,所以能夠投入強大的動力與能量;因為專注,才能心無旁騖勇往直前;也更因為熱忱與專注,才能達到專業與精通的境界。

、全球知名影星尤勃連納(Yul Byrnner),這位向來以光頭造型與敬業精神著稱的影帝,在他的演藝生涯中,一直主演“國王與我”這出戏,這出戏從上演那年開始,一直演到他去世那年為止,一共長達年之久。依據統計,尤勃連納前前後後一共演出了場之多,換言之,平均每五天就演一場。因為他對演戲抱著無比的熱忱,所以樂此不疲;因為他的專注,所以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也更因為他能持續練習,不斷改進,才能創造出不平凡的事蹟。

面對未來遽變的環境中,培養熱忱的態度與專注精神,正是告別平凡人生的起點。

、急事,慢慢的說;大事,清楚的說;小事,幽默的說;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做不到的事,別亂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開心的事,看場合說;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別人的事,小心的說;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現在的事,做了再說;未來的事,未來再說;如果,對我有不滿意的地方,請一定要對我說!

這篇短文最近一直在網路上流傳,雖然標題是“說話的溫度”,但事實上他一直在提醒我們:小心說話而且要“說好話”,話說出口之前先思考一下,不要莽莽撞撞的脫口而出。事情再怎麼急迫,也要清楚的讓大家知道問題以及來龍去脈,但往往是越急越說不清楚,反而耽誤了時間。

、美國人願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他們不輕易敲主管的門,因為敲了主管的門,主管的話就會成為他們的一個框架,會影響自身的想象力。日本人也不輕易敲主管的門,他們認為如果去敲主管的門,就會被主管認為很無能。

一位中國主管看見美國調色師正在調口紅的顏色,走過去隨便說了一句:“這口紅好看嗎?”美國調色師站起來:“第一,親愛的餘副總(美國人通常都是叫名字的,叫了頭銜就表示心中不太愉快了),這個口紅的顏色還沒有完全定案,定案以後我會拿給你看,你現在不必那麼擔心。第二,餘副總,我是一個專業的調色師,我有我的專業,如果你覺得你調得比較好,下個禮拜開始你可以調。第三,親愛的餘副總,我這個口紅是給女人擦的,而你是個男人。如果所有的女人都喜歡擦,而你不喜歡沒有關係,如果你喜歡,別的女人卻不喜歡,完了。”Sorry,sorry……“主管知道自己的問話有些不妥,連聲道歉。

如果一位主管太喜歡管事,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下屬的創意原則,束縛他們行動。這是大家應該吸取的一個教訓。

、目前,公司徵求業務人員,其中一位應徵者資歷顯赫,對於公司來說,有小廟容不了大佛的顧慮,因此公司都不抱太大的希望,面談時,也很誠實地告訴他,依據公司規定,無法給與太高地薪水,原以為會就此打住,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沒想到他竟然願意接受不到他原來薪水一半的條件,這讓公司有點意外。正式上班後,他也沒有出身大企業來的驕傲,準時上班,報表填寫清楚,勤跑客戶,過了不久他的業績遠遠超乎大家原本的預期,於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公司破格讓他晉升,而且大幅度加薪,自此,他也更加賣力,為公司創造更好的業績。

瞭解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在前一家公司以當上了主管,工作相當順利,薪水也十分滿意,原以為可以衣食無憂,沒想到公司投資失敗,老闆不知去向,讓他們哭訴無門。期間,他也曾經因為薪水無法與自己所要求的相符而怨天尤人,總認為自己是懷才不遇。但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挫折與沉澱之後,他選擇了重新出發,重新體會到價值與價格的差異。

他領悟,價格是被人給予的,隨時可以拿走,價值卻是自己創造的,任誰也無法帶來。

推薦閱讀專題:哲理故事篇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博愛
下一篇: 字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