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醫死系列故事()
寫在前面的話
醫生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其職業道德的頭一條是:應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
醫生是救人的,然而,一些庸醫,甚至不少醫療條件先進的大中型醫院,因各種原由致患者枉死的情況,多年來已經屢見不鮮了,筆者只是從道聽途說的事例中摘取一小部分整理出來,希望能對讀者朋友能起到一點點的啟示作用。
有一位趙姓老先生,正值花甲之年,患上了雖然不致命卻也帶來十分不便的疾病——白內障,他的視力越來越差。
現在醫院治療白內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手術,於是,趙先生在醫生認為合適的時候,住院做了手術。
手術做得很順利。
其後的幾天,趙先生一直被紗布蒙著雙眼。到了第五天時,醫生給他開啟了紗布,他頓時覺得眼前一片光明。欣喜之餘,他特意對醫生提出了一個請求:“輸液的消炎藥物可否加大一些劑量、或改用更好的?以便我快快痊癒,出院回家。”
興許是手術的成功,使得患者和醫者都有些忘乎所以了,他們都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之中:快點痊癒,最好明天就能出院——患者所想;此次白內障手術的成功會記入業務檔案,又給評職稱、晉級墊了一個臺階——醫者所思。
於是,醫生真地滿足了患者的請求,當天便更改醫囑,給趙先生換了一種更好的藥——進口的消炎藥。現在人們都普遍認為:凡是進口的藥都比國產的好。
好藥倒是用上了,可是趙先生卻沒有如願以償地於次日出院,而是很快地出現了與眼睛無關的腹部症狀。眼科病房遂緊急請求內科會診。
經過內科醫生的會診,確認是患者的肝臟出了問題。於是,趙先生被轉到了內科病房。
但是,其症狀日益惡化,並於第三天出現了肝昏迷。以後的數日,醫院雖然全力搶救,最終還是沒有挽留住患者的生命。
本來是做眼睛手術的趙先生卻突然死於肝病,頗為蹊蹺?!
事後,經過趙先生的老友——一位中醫老大夫的分析,做出推斷:在醫院給趙先生用的那種進口的好藥,並非毒藥,只是此藥對肝臟影響很大。而趙先生素有慢性肝炎,轉氨酶較高,對於這樣的患者,使用此藥無異於火上澆油,是有經驗、有責任心的醫師所不可為的。
結果就是這樣,一個悲劇的產生,只因一句話引起。而不懂醫學的患者是沒有絲毫責任的,但是,他卻用自己的生命給生者換來了一個血的教訓。
可不可以說,趙先生是被醫生“殺”了,儘管醫生並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