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收穫(小麥的故事38)

[ 哲理故事 ]

小麥從上小學時就開始學游泳,可是,一直到了高中,仍然沒有學會。儘管他幾乎每年夏天都去學,但是這將近十年的“學歷”,帶給他的也只不過是憋上一口氣,頭紮在水中游一小段兒距離。由於不會換氣,所以他不敢離開淺水區,比旱鴨子也強不到哪兒去。

他甚至覺得自己天生就不是游泳的料兒,永遠也學不會了。

然而,同學的一次惡作劇,卻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

上高二時的一天,小麥、大傑、軍子三個同學去熱電廠的晾水池游泳。

那時,熱電廠發電機冷卻迴圈水的降溫辦法很簡單,就是用大面積的水池晾水冷卻。這樣的晾水池有三、四個,每個池子的面積比半個足球場都不小,池子四面都是斜坡,但不是很陡,在斜坡上面小心一點可以呆得住。

晾水池上方是一排一排平臥的輸水管道,直徑比大個的水桶都粗,輸水管道下方每隔十幾米就有一根砼制的方柱子做為支撐。

兩根相鄰的輸水管道間隔大約有七、八米,管道上每隔五米左右就有一根豎起的立管,立管將近半米長,頭部是噴嘴,放水時噴嘴會噴出四十度左右的熱水。熱水在晾水池中自然冷卻後,再從回水口的管道流向廠裡,經過濾後繼續冷卻發電機。

晾水池的水時深、時淺,深的時候能沒了人,淺的時候也有齊胸深,由於長年積水,池底全是淤泥,在遠離回水口的地方長著茂盛的水草。

晾水區域吸引著不少游泳、洗澡的人。儘管電廠在這裡立著幾塊兒禁止游泳、洗澡的警示牌子,但是由於區域是開放的,根本禁不住,尤其到了盛夏,來的人更多。

當然,每年也都有幾個人不幸淹死在池中,所以有人說池子裡有冤魂勾人。

小麥他們仨一到晾水池,就看出水比較深。

大傑和軍子都會游泳,雖然他們是用難看的狗刨姿勢遊,但畢竟能遊得挺遠,所以不怕水深。

而小麥不會遊,自然心裡發怵。一開始小麥是在池邊的斜坡處遊,在這裡隨時都能站住。

過了一會兒,大傑和軍子游過來,熱情地要帶著小麥去池中的深水區,並且一邊一個地架著小麥遊。由於輸水管道最靠邊的砼支柱離水池邊緣不過五、六米,所以小麥被他倆架著,很快就游到了柱子跟前,小麥抱住了柱子。

這時,大傑和軍子開始發壞了,他倆竟然扭頭就向池邊游去,任憑小麥怎樣喊都不再過來接他了。

小麥知道自己被他倆涮了!

不會游泳的人,在深水裡會很自然地產生恐懼感的。

最後,已經很恐懼的小麥實在沒轍了,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頭紮在水裡拼命地往池邊游去,就在他實在憋不住的時候,他的手終於碰到了水池的斜面。

大傑和軍子的惡作劇實際上潛伏著巨大的危險,他倆連想都沒想:偌大一個晾水池,就他們三個人玩兒水,一旦小麥在深水區溺水,就憑他倆那點兒水性根本無法救助,弄不好還會把自己搭上。

幸虧沒有出事。

然而,這次惡作劇卻給了小麥意外的收穫。

小麥上了這次當後,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游泳,一定要超過他們。

此後,小麥為了學游泳下了真功夫,開始了刻苦的鑽研和練習。

由於沒人教,他就到圖書館借閱體育系的游泳教材,學習划水的要領和動作;為了使憋氣時間更長一些,就在家裡用臉盆盛上水,把頭紮在水裡面練習;感覺掌握了一些門道後,就到電廠晾水池實戰。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年夏天,小麥終於學會了游泳,而且不僅學會了蛙泳,還學會了仰泳、側泳、爬泳和反蛙泳。

直到這時,小麥才吃驚地發現自己游泳的潛質相當好:不僅游泳的動作輕快,一個猛子扎到水裡,再抬頭時,已經到了二十米開外;而且他身體的比重與水幾乎一樣,能夠很自如地在水中踩水和靜躺著休息。

小麥發現,在水中靜躺極具實用價值:在遊累了之後,靜靜地躺在水中休息可以緩解疲勞。

第二年夏天小麥又繼續練習,游泳動作更自如了,可以在水中連續不停地遊兩個多小時不用上岸。這時,他的游泳本領已經遠遠超過了所有的同學。

後來小麥感到,學會了游泳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游泳本身。更重要的是,他在學游泳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地培養出了一種毅力,一種百折不撓的毅力。

在他日後下鄉、工作、求學的經歷中,面對遇到的很多難題,這種毅力都起到了原動力的作用。

每當遇到困難時,他會很自然地想起當初不會游泳時的窘狀,也會想起學會游泳之後的感慨,本來覺得難以學會的游泳卻原來並不難學。那麼,要攻克眼前的難題,就應該像當初學游泳一樣,只要不氣餒,肯定能搪過去。

——————————————————————————

相關連結:在水中靜躺的基本方法

心理放鬆;四肢分開並自由伸展(伸直或彎曲均可,關鍵是要自然伸曲),然後不動;頭最大限度地向後仰,這樣嘴、鼻和一小部分臉頰就處於全身的最高位置而露出水面,便可以深呼吸。

在這種狀態下,由於全身其餘部分都沉浸在水中,身體的重力和水對身體的浮力達到了平衡,所以沉不下去。

提示:靜躺只適宜在靜水中使用,在流動的水裡此法不靈;而且在靜水中,周圍不能有人撲騰,否則水就會灌入口鼻被嗆著。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拆我的那一層
下一篇: 貪婪帶來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