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錯賬了

[ 哲理故事 ]

在農村,做一副大門是一個不小的工程,成本很大。做大門不僅用料多,而且要用好料。小時候,我家對門的鄰居請了一位木匠,要做一副大門。這小木匠也是我們村的,很年輕,活兒做得很出色,十來歲就跟著他爹拉鋸,現在已能獨立門戶了。

這個小木匠幹活兒肯出力,這天照樣忙了半個上午沒歇,卻來了一個朋友探望他。這個朋友也是個年輕人,好多年沒見面,從老遠趕來,兩人見了都有說不出的高興。但這位小木匠是個不耽誤工作的人,一邊與朋友談笑風生,手裡的活兒卻沒停下,也許因為受這個朋友到來的鼓舞,活兒做得更賣力。這個小木匠還有一個心計,他想透過加倍賣力地幹活兒來討這家女主人的好感,因為快要到吃午飯的時間了,他想借這家女主人的灶招待這位遠道而來的朋友。他在自己加倍工作的同時,並招呼這位朋友給他幫忙遞料。小木匠幹得滿臉是汗,但非常高興——就是因為朋友來了。可是,他的好情緒堅持到了過午,早已過了午飯的時間,女主人遲遲不肯上飯。他的這位朋友是一個聰明人,提出告別。他便竭力挽留,有意讓女主人聽見,希望女主人出來挽留。但是,女主人就是裝作聽不見,直至這位朋友走了,女主人還是沒聽見。

小木匠送朋友回來,一下子像洩了氣的皮球,覺得無味。忽然來了一個靈感,拿起鋸來,在新做好的一扇大門上,把“門樞”給鋸掉了,這門樞就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樞,是大門的重要機關,也是用料最貴的地方。當女主人端上飯來的時候,傻眼了。小木匠向女主人解釋:“對不起,我算錯賬了,把門樞鋸掉了。”

這事後來不知怎麼傳出去了,小木匠被大家一致罵為缺德。

讀者感悟

生活有時候需要一點兒人情紐帶:女主人不願為此支出必需的成本,她就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而小木匠也因此損失慘重——丟掉了一個好的名聲。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苦惱的小和尚
下一篇: 還是順其自然好